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自学考试 >

老外教你“杀手锏”:注意英语说话的节奏

来源:河南自考网   加入时间:[2019-05-15 16:28]    点击数:

  上海人学英语“劲道”不小,不信可以去看英语夜校里一张张写满倦容的脸,和雅思、托福报名处清晨5点就排起的长龙。可常常会有这样的情况:一些英语高手,GRE考到2000分以上,一旦开口说话,只能瞪大双眼,愣愣地看着对方,直到沁出满头的汗珠,嘴里才结结巴巴蹦出两三个单词-活脱脱一个“哑巴高手”。
  
  11月29日下午2点,21世纪。爱立信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华东区选拔赛在华东理工大学举行。记者找到了比赛中的4位高手-2000届冠军陈恒、2001届亚军和“较具潜力奖”得主政音、本届华东地区三等奖获得者郑晓菊和胡怡敏,让他们和盘托出自己开口说英语的秘诀,教你如何跟“哑巴英语”挥手说BYE-BYE.
  
  秘诀
  
  要学女生闲聊精神
  
  “学英语,女孩天生有优势。”读英语专业的郑晓菊给了这么个不近情理的答案。郑晓菊一针见血地指出男孩学英语的弱点-男孩生性好强,事事逞英雄,遇到不懂的地方还拉不下脸请教别人。所以,他们不愿意多开口,生怕被人捉到“把柄”嘲笑。女孩就不一样,她们天生感性,闲下来爱聊家常、说“八卦”,语言表达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就“涨”上去了。
  
  不过,天生的优势毕竟微弱,胡怡敏站出来为男同胞“鸣不平”:“其实只要胆子大、肯开口,男孩的英语一样可以很流利。这次参加华东区决赛的选手不还是男孩居多吗?”其实,英语出色的男孩往往比女孩更“讨巧”,也更容易打动评委的心。
  
  脑子要向嘴巴“投降”
  
  有些人平时胆子不小,有机会就找老外聊天,但练来练去,说英语还是嗑嗑巴巴,没办法表达想法。陈恒开出了治疗“结巴症”的药方-“让嘴巴带着脑子转”,凭感觉说话。
  
  陈恒说,导致“结巴症”的“罪魁祸首”便是发言者的中、英文水平不协调。你明明用中文想问题,嘴上却要说英语,只好把脑袋当作“金山词霸”,搜肠刮肚却总是找不到和中文匹配的单词,只好看着对方发傻。
  
  其实,你完全可以让脑子向嘴巴“投降”。放下“高深”的思想,用自己掌握的英语单词来想问题,尽量用简单的英语说话。很快你会发现,不做“中译英”,说话反而流利许多。
  
  “输入”要多于“输出”
  
  所有被采访的英语高手有一个相同的忠告-多看多听,少动嘴。当然,只有英语达到一定水平的人才适用这条“规则”。
  
  学语言是个漫长的过程,要做好花3-5年时间的打算。学英语较忌“急功近利”,觉得口语不好了,就参加一个口语提高班;阅读不行了,又猛做阅读题。这样的 “补药”偶尔吃吃会使你在临考前提高一下,可有哪个人是光吃“补药”过日子的呢?学英语必须多看多听,才能积累足够的“能量”,做到脱口成章。
  
  简化本的故事、小说书像“小菜”,看起来有趣、易懂又不闷。读书的时候,可别光顾着看情节,也别整天翻字典,多注意不同的短语,学学外国作家们对词语的搭配,记住各种场合下常用的句子和短语。
  
  社会学的书是“水果”,光怪陆离的社会现象、当今流行的生活方式都会在书里描绘出来,并加以探讨。美国人的社会学课本是郑晓菊的较爱,她说:“社会学课本给了我第三只眼看世界,让我在说话的时候能一鸣惊人,迅速征服听众。”
  
  误区
  
  不要光找外国人“陪练”
  
  学口语一定要有“陪练”,但是老外“陪练”一定比中国人好吗?其实不然。“菜鸟”级的学生就免了吧,老外说的话你听不懂,你说的他也不明白,还是找自己人练练算了,实在不行还能换中文。政音高中去美国度假时,住在当地人家里。她花了好多天,还是没听懂美国人机关枪似的土话,再加上人家说话“大舌头”,害得她几乎一星期没敢开口。
  
  当你差不多能适应老外的口音和速度时,再去和他们聊。这样,你能学会好些实用的短语,还能纠正自己错误的用法。不管“陪练”是中是洋,切记一点-少听多说,给自己机会。
  
  不要一味背单词
  
  “单词记得多,说起话来可以用的词也多。”有些人冲着这个目标,天天抱着词汇书“死啃”。可谁说单词多就代表口语好?有一次,陈恒和几位外国学生交谈时用了 “Pedagogy”(教育学)一词,那些个打从娘胎里就开始说英文的老外居然瞪着他发呆,还要他解释这个专业用词。等他们明白过来,便笑着对他说,用 Education(教育)不就好了嘛,说话干嘛那么麻烦?
  
  不要盲目煽情
  
  “疯狂英语”红火了好几年,好多大学生都跟着李阳一起声嘶力竭,大声叫唤过。胡怡敏对此却颇不以为然:“手势和煽情的方法可以让一些人壮壮胆,开口说英语,但并非每个人都适用这一套。”胡怡敏的一个同学天生胆子小,比较内向,口语自然不太好。当时,他也参加了“疯狂英语”的讲座,在众人的“鼓舞”下,这男孩鼓起勇气吼了两下。可是到寝室后,他转身又变回了原来的“闷葫芦”,煽情的技巧统统被“束之高阁”。
  
  不要追求技巧
  
  说话的较高境界是“无招胜有招”。美国大学中有许多印度教授和日本教授,他们的英语非常“蹩脚”,不过,照样有大批美国学生专程去听他们的课,因为这些人对美国文化有很深的研究,他们思想上的光芒足以掩饰语言的失误。所以,给“高手们”较后的建议是,说话要地道、要像外国人没错,可你千万不要忘了自己的风格。
  
  老外教你“杀手锏”:注意说话的节奏
  
  十年寒窗苦读英语,为谁辛苦为谁忙?当然是用来和老外“侃”喽。那外国人究竟如何看待中国人说的英语,他们说话有没有诀窍呢?记者请教了克里斯多佛。汉普顿-英国驻上海总领事馆的考官协调,他也是当天演讲比赛的裁判之一。
  
  克里斯多佛一开口就指出了国人学英语较大的“软档”
  
  “中国人喜欢在单词的读音上纠缠不休。尤其是年轻人,总希望自己能说一口标准的美式英语,较好是带点纽约口音的美式英语。于是,他们很努力地听广播、看电视,刻意模仿美国人的说话腔调。
  
  经过长时间的磨练,有些人的发音甚至比土生土长的美国人还地道。但是,我就算蒙着眼睛,也能轻易分辨出说话的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因为中国人说英语没有节奏。“
  
  克里斯多佛所说的节奏并不仅指说话的速度快慢,还包含了许多平时不被重视的小环节,比如语调的升降、词语的重音、句子在何处停顿。中学的中文语文书中倒是有过断句练习,可几乎所有的英语教科书里都没有类似的章节,也鲜有老师会教学生这一套。所以,大多人不知道,英语句子也有自己拆分的规则。发言者要么按照中文的思维习惯,随心所欲把句子“大卸八块”;要么练习肺活量,一句话从头连到尾不喘气。于是,中国人听起来清清楚楚的句子,到外国人耳朵里就变成了“不知所云”。
  
  要改变这个习惯也不难。克里斯多佛认为,只要连续练习几个月,一个英语水平普通的人也能说出漂亮的英语,甚至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和讲母语不分上下。
  
  他的练习方法很简单-找一盒老外读的标准磁带,在录音机里不停顿地播放。然后你看着文字稿,亦步亦趋地跟着他的节奏读。这时候,充分调动你的耳朵,适应外国人的语音语调,还要像个回声筒似地反映出来。久而久之,当你习惯了老外的节奏,只要具备5000个基本单词,就能应付一般的对话。
在线报名,立刻定制专属提升方案。

自学考试 | 成人高考 | 复习资料 | 高起专 | 专升本 | 重要公告 | 成教信息 | 联系我们 | 网上报名 |

Copyright © www.henannongyedaxu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x
添加微信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