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自学考试 >

《公共关系学》重难点问答

来源:河南自考网   加入时间:[2019-07-07 18:01]    点击数:

  一、简述公共关系学和研究内容。
  
  答:公共关系学的研究内容大致包括九个方面:
  
  (1)公共关系学的概念、范畴及其本质(说明"什么是公共关系");
  
  (2)公共关系的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说明"公共关系的来龙去脉");
  
  (3)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及其功能(说明"谁在搞公关?搞什么?");
  
  (4)公众对象分析(说明"与谁开展公关活动");
  
  (5)公共关系的管理过程(说明"公共关系怎样做");
  
  (6)公共关系的媒介及其应用方法(说明"公共关系用什么手段和方法来进行");
  
  (7)公共关系实务活动(说明:公共关系工作主要做些什么");
  
  (8)公共关系的职业道德和法律制约;
  
  (9)公共关系在中国应用和研究的国情和特色。
  
  二、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谈谈学习公共关系学的现实意义。
  
  答:学习公共关系学的现实意义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认识:
  
  (1)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对外开放需要加强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双沟通,尤其是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一方面要了解世界,一方面向世界传播自己;对外开放使形象管理的问题日益突出,需要树立公关意识和加强公关管理;对外开放需要按国际惯例办事,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在即,学习和运用公共关系有利于完善和规范组织的行为。
  
  (2)适应体制改革的需要,体制改革促进了横向联系的发展,使组织的社会关系日益复杂,给组织的关系状态(社会关系和舆论)和行为方式带来了新的变化,因此需要应用公共关系加强组织的社会沟通和社会协调。
  
  (3)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带来了大范围的分工协作关系和激烈和市场竞争关系,企业组织需要运用公共关系来拓展合作关系,加强竞争能力,树立组织及其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需要。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凸低ǚ椒ǖ姆⒄梗俳松缁峤煌勰詈徒煌形谋浠L乇鹗谴笾诖サ姆⒄故构谟呗鄣淖饔萌找嬖銮浚佣棺橹蜗蠊芾淼奈侍馊找嫱怀觯枰擞霉厥侄卫戳私庥呗郏加呗郏纳谱橹纳妗⒎⒄够肪场?
  
  (5)适应社会稳定的需要。我国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因此需要加强社会的公共关系工作,增强政府和公众之间的双向沟通,增强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间的了解、理解、信任和合作,形成和谐的社会气氛。
  
  三、试述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联系和区别,并请举例说明。
  
  答: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公共关系指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与沟通。人际关系指个人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
  
  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联系:(1)从工作内容上看,公众关系中包含了许多人际关系。(2)从工作方法看,公关工作需要运用人际沟通的手段,要求公关人员具备较好的人际关系能力。良好的个人关系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区别:(1)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是组织,人际关系的行为主体是个人;(2)公共关系的对象是公众,人际关系的对象是私人关系;(3)公共关系是组织的管理职能,人际关系是个人的交际技巧;(4)公共关系较强调运用大众传播,人际关系局限于人际传播。(举例说明略)
  
  四、结合公共关系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说明在中国古代为什么只有类似于现代的公共关系?
  
  答:公共关系产生于美国,是当时的文化、政治、经济与技术等条件综合作用下的必然产物。其一,就文化条件而言,经历了由"理性"向"人性"的转变。尊重人性的、尊重个人感情和尊严的,人文的,开放的文化,正是公共关系得以滋生及成长的土壤。其二,就政治条件而言,民主政治取代了专制政治。虽然资本主义政治民主存在着很大的历史局限性,但它促使政治生活的民主化,为公共关系产生和发展又创造了一个重要条件。其三,就经济条件而言,市场经济取代了自然经济,经济活动方式的变化必然带来公共关系观念和实务的发展。这是公共关系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较后,就技术条件而言,大众传播超越了个体传播。随着科学的发展,各种大众传媒的迅速而广泛的发展,"地球村"的出现,为人们进行大规模的交往提供了可能性,并为公共关系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与方法。正是由于本世纪初人性文化的勃兴,民主政治的深入发展市场经济的发达和大众传播技术的日趋普及与提高等诸方面因素的滋生与促成,才使公共关系学这门崭新的科学脱颖而出。
  
  反观中国古代社会,情形恰好相反,1840年以前的中国社会,个体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并不被人们所重视;宗法观念和关系仍深深地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因此,人性文化和"人性化的管理方法"在中国没有产生的土壤。有的只是"君权神(天)授"."三纲五常"和"三从四德"的观念。专制政治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大特点,所谓"朕即国家","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中国封建社会的"民本"思想与近代西方兴起的民主浪潮有着天壤之别。在资本主义以前的自然经济社会中,其生产组织方式是以一家一户为基本单元,一村一乡为活动界限,其社会联系其实是一种以家庭村落为支点的血缘、人缘、地缘关系。这种狭隘、固定、封闭的经济社会,落后的经济活动方式只能产生落后的传播沟通手段。
  
  综上所述,正是由于中国古代尚不具备产生公共关系的四个基本条件,因而在中国古代只有类似于现代的公共关系。
  
  五、结合实际,说明应如何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关系学?
  
  答: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关系学,是中国公共叵凳导屠砺垩芯抗讨刑岢隼吹男驴翁狻R卮鹫飧隹翁猓捅匦肷钊胙芯恐泄墓椋芯恐泄补叵凳导┞冻隼吹奶厥馕侍猓治鲋泄补叵凳导幕肪澈吞跫ψ芙峋椋爬ü媛桑僦傅际导?
  
  研究"国情",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关系学的先决前提。这里仅就公共关系成长所需的条件角度去分析"国情".从文化心态来看,一般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包括了正道直行,贵和持中、民为帮本,平均平等及重情轻理等诸多方面,分析这些传统文化精神,可以看出中国文化对公共在中国传播或正或负的种种影响。再从经济方式上看,迄今为止的中国经济仍未达到充分的市场经济水平,而是计划经济,自然经济与市场经济相混杂的结合体,较后一方面,则是在世界经济的冲击下,在开放浪潮中所涌现出来的市场经济。它在中国大陆的发展既不充分,也不平衡。这是造成我国公共关系事业发展先后快慢不一的主要原因。较后从管理体制上看,党政不分,政企不分仍是中国管理体制的一大弊端,尤其突出的是,我国现有的舆论一统,媒介垄断,极少民办报刊,其结果必然是媒介缺乏相对的独立性,传播体制僵化,沟通渠道单一,民意和舆论的社会作用不强。这将大大影响公关的社会效果。
  
  尽管公共关系学在我国起步较晚,尽管我国的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与社会信息化等方面还有相当多不完善,不发达之处,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兴起,体制改革的深入,政治民主化的发展及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国公共关系的蓬勃发展是不可避免并不可阻挡的,公共关系中国化有着令人鼓舞的辉煌前景的。
  
  六、如何理解公共关系的服务功能?请举例说明。
  
  答:公共关系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服务工作,其管理地位和日常业务都具有明显的服务性质。公共关系工作的成效也需要以服务的质量来加以衡量。公共关系通过各种服务使组织内部运转得更加顺畅协调,使组织外部环境更加和谐、良好。
  
  首先,从内部来看,公共关系在组织管理体系中处于中介性的服务地位。它在组织内部不直接作决策,不直接控制人、财、物等资源,不直接生产和推销产品,但却利用其信息传播手段为各个部门服务,渗透到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去。这种内部公关服务做得越好,组织和整体效能就越高。
  
  其次,从外部来看,公共关系为公众和社会提供信息,咨询、培训、公益等大众欢迎的服务,将公众利益,社会利益,社会责任与义务摆在首位,往往成为一个组织中社会性、公众性较强的部 门,成为较直接为公众利益服务的工作部门,这种外部公关服务做得越好,组织就越得人心。越受公众的欢迎,社会形象就越好。(举例说明略)
  
  七、试联系实际说明选择和应用传播的原则。
  
  答:在公共关系实施传播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选择恰当的媒介,使公关传播更有效和更经济。可根据以下原则来进行:
  
  1、联系目标原则。根据公共关系的具体目标和工作要求来选择和使用传播沟通媒介。即选择和使用的手段和方法必须符合公关工作的性质和要求,以便充分发挥媒介的功能。
  
  2、适应对象原则。根据公共关系对象的特征来选择和使用传播沟通媒介。即根据不同的公众对象选用不同的传播手段,才可能使信息有效地到达目标公众,并被公众所接受。
  
  3、区别内容原则。即根据传播内容的特点和要求来选择和使用传播沟通媒介。只有根据传播的内容来决定传播的形式,才可能充分发挥传播媒介的优势。
  
  4、合乎经济原则。即根据组织具体的经济能力和较经济的条件选择和使用传播沟通煤介。根据公关预算和传播投资能力,量力而行;并精打细算,争取在较经济的条件下获取尽可能大的传播效益。(以上各点举例说明略)
  
  八、为什么说新闻媒介关系是一种传播性质较强的关系?
  
  答:媒介关系即与新闻机构及工作人员的关系,是公共关系工作对象中较为敏感和重要的一部分。这种关系具有明显的两重性;一方面新闻媒介是组织与公众沟通的重要中介;另一方面新闻界人士又是需要争取的公众。这种特点决定了新闻界关系是一种传播性较强的关系,对公共关系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与新闻界建立良好关系是为了争取新闻界对本组织的了解,理解和支持,以便形成对本组织有利的舆论气氛,井通过新闻界实现与大众的广泛沟通,增强组织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力。
  
  首先,良好的媒介关系能够为组织带来很好的舆论环境。新闻传播机构及人士是社会信息流通的"把关人",他们决定着社会信息的流向和流量,确定着公众舆论的中心议题,能够赋予被传播者较重要的社会地位,具有"确定议程"和"授予地位"的功能。与"把关人"建立良好关系,能够使组织的有关信息较顺利地通过传播过程中的层层关口,从而有更多的传播机会,形成对组织有利的舆论环境。
  
  其次,良好的媒介关系是运用大众传播手段的前提。大众传播媒介一般不是由组织内的公关人员直接掌握和控制的。公共关系对大众媒介的使用必须通过新闻界人士的协助。因此,与新闻界人士建立广泛、良好的关系,是成功运用大众传播媒介的必要前提。
  
  九、试比较分析语言交流方式与文字传播方式的特点。
  
  答: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方式一般指运用自然有声语言的口语方式,即"言语",言语是对语言的具体运用,即为了达到交流的目的,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使用特定语言,表达特定的意思。这种言语沟通方式大多数存在于人际传播活动中,其主要特点是:直接性,随时性,双向性,反馈性,情感性和主观性。
  
  文字是一种书面语言,是有声语言的符号形式,人们能够借助于它有效地记录和传递、交流信息。公共关系所使用的传播媒介中,运用文字的媒介占了绝大多数。因此,熟练地运用文字传播技巧重要。其主要特点是记录性、扩散性、渗透性和准确性。
  
  十、谈谈如何运用政府公共关系手段去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答:政府公共关系工作实际上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个构成部分。即通过健全和完善政府与公众的沟通渠道和传播机制,及时、广泛地了解舆情民意,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鼓励公众积极地参政、议政,实现政府和公众之间的双向沟通,这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操作系统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为此,应努力做如下工作:(1)了解民意,为制定政策提供依据。了解和反馈民意的渠道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信访渠道、民意测验、基层访问、典型调查。(2)政务活动分开,争取公众的了解。应建立政府新闻发布制度;政府办事公开,提高行政透明度。(3)拓宽社会沟通渠道,吸引公众参政议政。应大力做好以下工作:其一,开展社会协商对话;其二,进行公众议政活动;其三,实行公众投票公决。只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使他们能自觉自愿地参政议政,就能极大地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树立政府良好的公众形象。
在线报名,立刻定制专属提升方案。

自学考试 | 成人高考 | 复习资料 | 高起专 | 专升本 | 重要公告 | 成教信息 | 联系我们 | 网上报名 |

Copyright © www.henannongyedaxu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x
添加微信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