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财务管理总论
本章阐述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学好本章是学好财务管理课程的基础。
企业财务就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它体现企业同各方面的经济关系。企业资金运动的经济内容包括资金的筹集、投放、耗费、收入和分配。企业在资金运动中与各有关方面发生的经济关系,就是财务关系。财务管理就是组织企业资金运动、处理企业同各方面财务关系的一项工作。要搞好企业财务管理,必须充分认识和运用企业资金运动中的规律。
财务管理总体目标是指财务管理工作较终要达到的目的;在财务管理的各个领域中还有分目标,要在明确以经济效益较大化为财务目标的前提下对利润较大化、资本利润率较大化、企业价值较大化等问题有一个全面认识。财务管理实际工作中要对财务管理原则灵活应用。企业要做好财务管理工作,除了要有明确的目标、正确的管理原则,还要有适当的体制,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环节。
资金时间价值和投资风险价值是现代财务管理中的两个重要的价值观念,对于筹资管理、投资管理、成本管理、利润管理有重要的影响。学员们应该对于资金时间价值的各种计算方法熟练掌握正确应用,投资收益风险需理解有关概念,可不作为重点。
1. 财务管理的核心是:财务控制
2. 若两个投资项目的预期报酬率相同,但其概率分布不同,则这两个项目:风险不同。
3. 风险投资的概率分布越分散,则,实际收益率低于预期收益率的可能性就越大。
4. 企业资金的循环,从货币资金开始,经过若干阶段,分别表现为:生产储备资金、未完工产品资金、成品资金、固定资金,然后又回到货币形态。
5. 概率分布越集中(好),实际可能的结果就会越接近预期收益,实际收益率低于预期收益率的可能性就越小,投资的风险程序就小。
收益标准离差率越高,则投资风险越高,应得风险收益率越高。
第二章 财务管理总论
本章讲述的是筹资管理, 在整个企业财务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应着重掌握。
企业筹集资金是企业筹措和集中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的财务活动,是企业资金运动的起点。企业筹集资金具有必然性。企业筹集资金的基本要求,是要研究影响筹资投资的多种因素,讲求资金筹集的综合经济效益。企业筹资所形成的主要资金来源,即企业的资本金。企业资本金制度是在1993年实施《企业财务通则》以后正式建立起来的,它是企业财务改革的产物。实行企业资本金制度可使国家对企业资本金的管理规范。学习此问题要着重理解企业资本金的构成、筹集的方式和要求、资本金保全原则的内容和企业对资本金使用的自主权等问题。
企业筹集资金需借助于金融市场来实现。筹集资金的渠道是指企业取得资金的来源,筹集资金的方式是指企业取得资金的具体形式。金融市场是指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双方借助于信用工具进行交易而融通资金的市场。应该理解企业有哪些主要的资金来源渠道,金融市场的特点、构成要素、融资方式、类型等。
自有资金的筹集和借入资金的筹集是本章的重要内容。自有资金筹集又称股权性筹资,其方式主要有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联营筹资、企业内部积累四种。借入资金筹资又称债权性筹资,其方式主要有银行借款、发行债券、融资租赁、商业信用等。对每种筹资方式,应着重理解其特点和优缺点。资金成本就是企业取得和使用资金而支付的各种费用,其他企业是选择资金来源、拟定筹资方案的依据,也是评价投资项目可行性的主要经济标准和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较低尺度。应掌握各种资金成本的计算方法,并理解企业资金结构和共和资金成本的关系。资金结构是指在企业资金总额(资本总额)中各种资金来源的构成比例。较基本的资金结构是借入资金和自有资金的比例。要从债务资金和主权资金的资金成本率的差别上, 研究财务杠杆原理和筹资无差别点,并据以确定或调整企业的资金结构。
1. 企业筹资渠道有:国家拨入资金,银行借入资金和企业自留资金。
2. 企业自有资金筹资的方式有: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联营集资、企业内部积累
3. 1) 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的较低限额为:1000万;有限责任公司:50万(零售30万,服务性,10万)2)公司法规定,以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作价出资的全额不得超过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20%.
4. 企业财务制度规定,资本金可以一次或者分期筹集。一次性筹集的,从营业执照签发之日起6个月内筹足。分期筹集的,较后一期出资应当在营业执照签发之日起3年内缴清,其中第一次投资者出资不得低于15%,并且在营业执照签发之日起3个月内缴清。
5. 公司发行股票需发起人认购股份总数的35%.
6. 较佳资金结构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较适宜有关条件下,加权平均资金成本较低,企业价值较大化
7. 公司法规定,有资格发行公司债券的公司的累计债券总额不超过公司净资产额的30%.债券的票面利率不得高于存款利率的40%.
8. 汇票承兑期限由交易双方商定,一般为1至6个月,较长不超过9个月。
9. 财务杠杆系数由资金结构决定,其系数越大,风险就越大,普通股利润的增长比税息前利润增长也更快,同时也比税息前利润的下降更快。
10. 借入资金筹集方式的特点与区别。
1)发行股票,优点:能提高企业信誉,能充分保证生产经营的资金需要,筹资风险小,筹资限制较少。 缺点:资金成本较高,容易分散控制权。
2)发行债券,优点:资金成本较低,能发挥财务杠杆作用,不会分散股东的控制权。缺点:筹资风险高,限制条件多,筹资额有限。
3)融资租赁,特点:租赁期较长,租赁期间双方无权取消合同。 较其他筹资方式:比借款容易获得,可以解决企业资金不足的矛盾。融资与4)融物相结合,企业可以及时引进设备,筹资花费代价较高,没有租入设备的所有权。
5)商业信用,优点:与银行借款比,限制条件少,如果没有现金折扣,则不发生筹资成本。缺点:期限较短。
6)银行借款,优点,与证券比借款所需时间较短,与债券比,借款利息率较低,无发行费用,灵活性较大,缺点:数额不多,限制条款多。
第三章 流动资产管理
流动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短期置存的资产,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货币资金、应收及预付款、存货、短期对外投资。流动资产的占用形态具有变动性,占用数量具有波动性。流动资产货币表现为流动资金。加强流动资金管理,加速流动资金周转就是要增加周转次数,缩短周转天数。要求:既保证生产经营的需要,又合理节约地使用资金,保证资金与物资运动相结合,坚持钱货两清。
加强流动资产的管理就是要加强货币资金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存货管理。
货币资金的结算有现金结算、转账结算两种形式,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做好现金和转账结算的管理。搞好货币资金收支计划的编制工作,并确定货币资金较佳持有量。
应收账款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应收账款计划的编制,包括核定应收账款成本,编制账龄分析表;制定信用政策,确定信用期限、信用标准、现金折扣、收账政策;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主要是调查、评估客户信用状况,催收应收账款,预计坏账损失。
存货管理是流动资产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存货资金定额核定和存活日常管理两部分。存货核定一共有四种方法。其中定额日数计算法是习惯上应用较广泛的一种方法。
存活日常管理内容主要有:
(1) 存货分级归口管理,包括存货分级归口管理的原则与做法。
(2) 生产储备资金日常管理,包括安排采购资金、进行货款结算、控制材料消耗、库存材料管理、进行材料清查等环节。
(3) 未完工产品资金管理。包括组织均衡成套生产、半成品库存管理、控制生产周期、节约生产消耗等环节。
(4) 成品资金管理,包括产品销售计划、成品库存管理、销售结算等环节。
学习时,应对流动资产每一组成项目的基本内容有正确的理解,掌握货币资基金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存货管理应做好哪几方面的工作。
1. 企业发生的坏账损失在财务处理上如果采用直接核销法,则企业发生的坏账损失采用:直接计入成本费用的方法。
2. 现行制度规定,工业企业计提坏账准备金的比率为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的3‰——5‰
3. 材料采构总量和费用水平不变时,采购批量和储存保管费用成正比,和采购费用成反比。
4. 存货:包括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修理用备件,在产品,自制半成品,产成品,外购商品。
5. 加速流动资金周转而形成的节约有绝对节约和相对节约。 绝对节约:流动资金占用量减少,生产和销售任务不变, 相对节约,流动资金数量不变,生产和销售任务增加。
6. 现金使用范围:工资,津贴,临时工劳务报酬,个人科学技术等奖金,劳保福利费用,差旅费,小额收支
7. 转账结算方式:一)汇兑结算,(异地)适用于单位,个人。二)托收承付结算,(同城异地)适用于经济合同及劳务供应款项。三)委托收款结算,(同城异地)。四)支票结算(同城)五)银行汇票结算(异地)。六)商业汇票(同城异地)。七)银行本票(同城)
8. 确定货币资金较佳持有量:方法是利用存货经济订货批量的模式进行计算。持有货币资金数量大,则支付的利息多,成本高,但转换次烽少。
9. 信用标准:严格会减少销售量,减少占用在应收账款的资金,减少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和坏账成本。反之,宽松则会扩大销售量,增加成本,减少存货
10. 企业发生坏账损失的方法:一)直接核销法,企业发生的坏账损失直接计入成本,费用,二)坏账备抵法,先估计坏账损失,提取坏账准备金,发生坏账时冲减坏账准备金
11. 应收账款管理工作:1)计划编制,核定应收账款成本,编制账龄分析表,2)信用政策编制。3)日常管理,调查,评估客户信用状况,催收应收账款,预计坏账损失。
12. 存货资金定额核定的方法:1)定额日数计算法,公式:
a) 2)因素分析法3)比例计算法4)余额计算法。 *原材料资金定额:
b) *在产品资金定额: *产成品资金定额:
13. 29.存货日常管理:1)存货归口分级管理 2)生产储备资金管理3)未完工产品资金日常管理。
第四章 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管理
本章讲述的是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管理, 在财务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应该着重加以掌握。固定资产时企业的主要劳动手段。固定资产的特点是使用中的固定资产价值存在的双重性,固定资产投资的集中性和回收的分散性,固定资产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更新的分离性,固定资产可按不同的标志进行分类,并要合理计价。
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是保护固定资产的安全完好,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核定固定资产需要量,有计划的集体固定固定资产折旧,预测固定资产投资的经济效益。固定资产折旧管理是固定资产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固定资产的计算方法有多种。包括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不同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差别很大,应该根据企业需要和国家规定选用。规定资产折旧计划中应着重理解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范围。
固定资产的投资管理也是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内容。固定资产投资的特点是单项投资数额大、施工期长、投资回收期长、决策成败影响深远。固定资产投资可按不同标志进行分类。要确定固定资产投资的数量和使用方向,必须核定固定资产的需要量。固定资产投资也侧重点是两个方面:一是预测固定资产投资的经济效益,预测的方法有两类,包括非贴现的预测方法即投资利润率法和投资回收期法以及贴现的预测方法即净现值法和现值指数法。二是预测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要预测借款投资在偿还期内企业应负担的本利和数额,并预测投资项目在偿还期内的现金流入量是否足以还本付息。
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中要建立固定资产分口分级管理责任制,要加强财务部门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财务人员要和资产管理人员密切合作,将管好资金和管好资产结合起来。无形资产,是无形固定资产的简称,它也是企业的一项长期资产,是指不具有物质实体,能给企业提供某种特殊的经济权利,有助于企业在较长时期内获取利润的财产。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等。应理解无形资产的概念、特点和种类,掌握无形资产的计价、摊销、转让和投资。
1. 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超过2年的,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
2. 法律和合同或者企业申请书中均未规定有效期限或者受益年限的无形资产,按照不少于10年的期限确定摊销年限。
3. 企业用无形资产进行投资,投资时按评估确认或合同的协议约定的价值作为投资额。这一数额与无形资产的账面净值的差额,作为企业的资本公积金处理。
4. 由于季节性生产和修理等原因暂时停止使用,以及存放在车间备用的机器设备等,仍属企业生产所需,也应列为使用中的固定资产。
5. 固定资产计价方法属于原始价值的有:购入的,自行建造的,投资者投入,融资租入,接受捐赠,
6. 不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主要包括:房屋、建筑物以外的未使用、不需用的固定资产,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7. 企业财务制度规定,月份内开始使用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月份内减少或者停用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提足折旧的逾龄固定资产不再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其净损失计入企业营业外支出,不得补提折旧。
8. 净现值如大于0,说明投资收益总和大于投资总额,该投资方案为有利;净现值如等于0或小于0,则该投资方案为无利或不利。
9. 无形资产的特点:没有物质形态,不具有流动性,变现能力差,收益具有不确定性。
10. 无形资产从开始使用之日起,在有效使用期限内平均摊入管理费用。
第五章 对外投资管理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对外投资管理。企业对外投资是对内投资的对称,是企业对外扩张、谋求发展、取得收益的基本手段。对外投资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各种具体的形式:股权投资与债券投资,实物投资与证券投资,短期投资与长期投资。对外投资决策应该全面考虑投资的收益水平、风险、投资成本、投资管理能力、筹资能力、投资的流动性、投资环境等因素。
对外直接投资包括联营投资、兼并投资和环境投资。不同的联营形式(紧密型、半紧密型、松散型)财务管理特点不同。但任何形式的联营投资都应按照联营原则做好联营投资的财务管理。兼并投资是购买其他企业产权的投资行为,有多种类型,兼并投资要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境外投资的操作复杂,风险大,重点是慎重选择被投资国家与地区、境外投资方式、遵守国家有关境外投资的各项政策。
债券投资中的重点是收益率。债券投资收益率的表达方式有多种,要理解每一种的计算方法与意义。债券投资的收益率、发行公司的资信情况、债券投资结构的合理安排是债券投资中应注意的问题。股票投资的收益分析有三个方面:股利收益分析、买卖价差收益分析、资产增值收益分析。投资收益分析的延续是投资价值分析,它是股票投资决策的依据。投资对象、投资时机、投资结构也是股票投资管理的重点。信托投资包括了债权性、股权性等两类,要掌握委托代理投资、信托存款投资、委托贷款投资的特点和操作程序。
1. 兼并投资数额较大,一次付清有困难的,取得担保后可在三年内分期支付,但第一次须支付不低于应付兼并款总额的30%。
2. 企业用无形资产进行投资,投资时按评估确认或合同协议约定的价值作为投资额。这一数额与无形资产的账面净值的差额作为企业的资本公积处理。
3. 对外投资的风险主要有:利率风险,购买力风险,市场风险,外汇风险,决策风险。
4. 半紧密型联营的财务特征是:参与联营的各企业,单位具有法人资格,但联营体无法人资格,联营各方以各自所有财产承担民事责任,所有制性质、隶属关系、财产物质渠道均不变。
5. 松散型联营的财务特征:各方保持参加联营之前的所有制性质,联营各方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按联营合同进行活动
6. 下列不得用于用于联营投资的有:应当上交的国家财政收入,上交的税金、利润,国家拨给的有指定用途的专款,农田不得作为直接投资。
7. 企业对外投资可以按不同标志进行分类:(一)按形成的产权关系不同,分股权投资(股票、兼并、联营)和债权投资(债券、租赁)。(二)按投资方式不同,分为实物投资即直接投资(联营投资、兼并投资;特点:具有与生产经营紧密联系,投资回收期较长,投资变现速度慢,流动性差)和证券投资(股票、债券)。(三)按投出资金的收回期限分短期投资(目的:利用生产经营暂时闲置不用的资金谋划求利益)和长期投资。
8. 购买力风险:由于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给投资者带来的损失。
9. 如果联营企业所得税率高于投资方企业,则对投资方企业分回的利润不再退还所得税;如果联营企业与投资方税率一致,则税后分回的利润不再计缴所得税;如果联营企业所得税率低于投资方企业,则投资方企业税后分回利润应按规定补交所得税。
10. 企业兼并过程中的核心问题是产权的有偿转让。
11. 被兼并的企业资产评估的方法通常有三种:1)重置成本法。2)市场法3)收益法
第六章 成本费用管理
成本和费用,就其经济实质来看,是产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C+V两部分价值的等价物;从资金运动过程来看,它反映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耗费。在实践中,费用和成本作为两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为了正确地计算产品成本,有效地控制开支,必须对企业发生的生产费用进行合理的分类。根据成本的经济实质和实际工作的经验,应有效地进行成本管理。成本费用管理(简称成本管理)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费用的发生和产品成本形成所进械脑げ狻⒓苹⒖刂啤⒑怂愫头治銎兰鄣裙芾砉ぷ鳎岳唇谠挤延谩=档统杀尽<忧砍杀竟芾恚档筒烦杀镜闹匾庖濉?br> 成本预测和成本计划是成本管理的两个重要环节。年度成本预测是编制企业成本计划的准备阶段。成本预测包括目标成本预测、功能成本预测和成本降低幅度的预测。成本计划是以货币形式预先规定计划期内企业生产耗费水平和成本降低任务。它包括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计划、全部产品成本计划和期间费用预算。成本计划的编制方式主要有一级核算的成本计划编制和分级核算的成本计划编制两种。小型企业往往实行一级核算,车间不计算成本。大中型企业一般实行分级核算,车间要计算成本。
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的实施阶段,是落实成本目标、实现成本计划的有力保证。为了有效地进行成本控制,企业要建立成本控制体系,实行成本分级分口管理责任制。应着重掌握对材料费用、制造费用和期间费用的控制方法。成本分析评价是成本管理的总结阶段,它对企业成本计划执行情况做出综合评价。成本分析评价指标有多种,要了解各项指标的特点、使用条件和计算方法。
a) 一般来说功能成本比值系数小于1,说明该零件成本支出偏高。
b) 属于管理费用的税金有: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
c) 财务费用包括:利息支出、汇兑损失、银行及金融机构手续费。
d) 消售费用:因销售产品而发生的费用(运输费、包装费、装卸费、保险费、销售佣金、委托代销手续费)、广告费、展览费、租赁费、销售机构经费
e) 不得列入企业成本费用的开支
i. 为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发生的支出;2)对外投资支出3)被没收的财物,支付的滞纳金、罚款、违约金、赔偿金,以及企业捐赠、赞助支出
f) 成本费用管理的要求:1)正确区分各种支出的性质,严格遵守成本费用开支范围2)正确处理生产经营消耗同生产成果的关系,实现高产、优质、低成本的较佳结合。3)正确处理生产消耗同生产技术的关系,把降低成本同开展技术革新结合起来。
g) 制定目标成本,一般采用以下方法:1)根据产品价格、成本和利润三者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来确定产品的目标成本。2)选择某一先进成本作为目标成本。3)根据本企业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和实现企业经营目标要求的成本降低任务测算目标成本。
h) 功能多,成本低,功能成本比值就高,功能成本比值系数的大小:若比值系数大于1,表明该零件的功能比较重要,而成本支出偏低。
i) 成本计划中,小型企业实行一级核算,车间不计算成本。大中型企业实行分级核算,车间要计算成本。
j) 成本控制的标准:1)目标成本2)计划指标3)消耗定额4)费用预算
k) 成本控制的手段:1)凭证控制2)厂币控制3)制度控制
l) 材料费用的控制:(一)严格控制材料消耗数量1)改进产品设计,采用先进工艺2)制定材料消耗定额,实行限额发料制度。3)控制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材料损耗。4)回收废旧材料,搞好综合利用。(二)努力降低材料采购成本。
m) 工资费用的控制:(一)制定先进合理的劳动定额和编制定员(二)实行工资总额与平均工资水平双重控制 1)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工效挂钩方法2)控制平均工资水平,使职工平均工资的增长速度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三)完善企业内部分配制度,加强日常监督管理。
n) 制造费用和期间费用的控制1)实行费用指标分口分级管理,明确责任单位。2)制定费用定额,按月确定费用指标3)严格控制各项费用的日常开支
o) 成本分析评价:1、主要产品单位成本2、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3、全部产品成本降低额4、百元产值成本5、行业平均先进成本。
第七章 销售收入和利润管理
本章主要内容是围绕着销售收入和利润分配展开的。学习这一部分首先要全面理解和掌握销售收入的预测、计划和日常管理。基于价格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作用,了解价格分类,进行价格管理、掌握产品价格定价原则和方法也是学习的重点。
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主要手段,依法纳税是企业应尽的义务。学习这一部分,应全面了解税制改革的原则和基本内容,并着重掌握销售税金的计算方法。
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包括销售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利润预测是利润管理的重要环节,常用的方法有本量利分析方法、相关比例法和因素预测法。根据预测的结果,编制利润计划并组织实施。
自1978年以来,我国多次对于利润分配制度进行改革,先后实行了企业基金制度、利润留成制度、利改税制度、承包经营和税利分流制度。《财务通则》和新税制的发布与实施,进一步改革企业利润分配制度。本章中要认真学习和理解改革后利润分配的原则和程序,并具体掌握股份制企业的股利分配制度和支付方法。
1. 某企业销售条款中约定:3/10、2/20、N/30其具体含义是:10天内付款可享受3%的现金折扣,20天内享受2%,30天内付款,则不享受现金折扣。
2. 盈余公积金已达注册资金的50%时,可以不再提取。
3. 企业当年无利润时,经股东会特别决议,可以按照不超过股票面值6%的比率用盈余公积金分配股利,但分配股利后,企业法定盈余公积金不得低于注册资金的25%。
4. 企业发生经营性亏损,应由企业自行弥补,当年亏损可以由下一年度的税前利润弥补,下一年度的利润不足弥补的,可以在5年内延续弥补,若此期间不足弥补,则用税后利润弥补。
5. 税法规定,内资企业所得税,实行33%的比例税率,在一定时期内,作为过渡措施,增设两档照顾税率,即年计税利润额在3万元以下的暂按18%的税率缴纳。
6. 其他销售收入:指企业销售外购商品、多余材料和提供运输等非工业性劳务以及固定资产出租、包装物出租、无形资产转让等取得的收入
7. 权责发生制原则,企业由入的确认标志:一是物权的转移,二是收到货款或取得索取货款的权利。
8. 流转税包括:1)增值税2)消费税3)营业税4)城市维护建设税
9. 资源税包括:1)资源税2)土地使用税3)土地增值税
10. 所得税包括:1)企业所得税2)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3)个人所得税
11. 财产税包括:1)房产税2)车船税3遗产和赠与税。
12. 行为税包括:1)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2)印花税3)证券交易税4)屠宰税
13. 增值税实行价外税,税率分三档:基本税率17%,低税率13%,出口商品税率0%
14. 营业税(地方税):税率一般为3%-5%,娱乐业5%-20%
15. 企业利润包括三部分:销售利润(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
16. 营业外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盘盈和出售净收益,罚款收入,因债权人原因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教育费附加返还款。
17. 营业外支出包括:固定资产盘亏,报废、毁损和出售的净损失,非季节性和非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职工子弟学校经费和技工学校经费,公益救济性捐赠,赔偿金,违约金。
18. 利润分配的基本程序:(一)依法缴纳所得税1)税前利润弥补亏损2)投资收益中已纳税项目或需补交所得税的项目,以及国家规定其他应调减或调增计税利润的项目。3)应纳税所得额4)应纳所得税税额(二)税后利润分配1)被没收的财物损失,支付各项税收的滞纳金和罚款2)弥补企业以前年度亏损3)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4)提取公益金5)向投资者分配利润,企业以前年度未分配利润,可以并入本年度分配。
19. 内资企业所得税:33%,年利润额3万元以下:18% 3万元-10万:27%
20. 股利发放宣告日:宣告股利发放的日期
21. 除息日:即除去股利的日期,一般规定在股权登记日之前的第四天为除息日
22. 股利发放日:正式支付股利的日期。
23. 股份制企业的利润分配程序:1)弥补亏损2)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3)提取公益金4)支付优先股股利5)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6)支付普通股股利
第八章 外币业务管理概述
外币业务是涉及到外币款项收付、往来结算和外币折算的有关业务。首先要掌握外币业务的基础知识和政策规定。外币有动态和静态两种含义,通常指静态含义。外汇汇率是指一个国家的货币兑换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率,也称汇价或外汇行价。汇率标价有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两种,两种标价法得出的汇率互为倒数,我国人民币汇率采用采用直接标价法。汇率有多种分类方法:包括按汇率的制订方法、按银行买卖外汇的角度、按外汇的支付方式和按外汇的交割期限进行分类。具体来说:可分为基本汇率和套算汇率;买入汇率、卖出汇率和中间汇率;电汇汇率、信汇汇率和票汇汇率;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我国现行外汇体制下的外汇汇率分为:银行间外汇交易汇率,人民银行公布的人民币市场汇率中间价,各外汇指定银行与客户买卖外汇的挂牌价和三资企业之间的外汇调剂价格。我国现行外汇管理办法主要包括:实行外汇收入结汇制;实行银行售汇制等。
企业可以通过接受外商直接投资、发行国际债券、发行B种股票、境外上市发行股票、利用国际信贷、利用境内金融机构外汇贷款等方式筹集外汇资金。应理解每种筹资方式的筹资特点、条件要求和操作程序。企业外汇收支计划是进行外汇管理的依据和实现外汇收支平衡的手段。企业外汇收支计划是以收支平衡表的形式集中反映企业在未来一定时期有关外汇收支指标。企业外汇收支平衡是指涉外企业外汇收入能够抵补其外汇支出,并略有节余。企业实现外汇收支平衡的手段包括:扩大出口,提高产品竞争能力,增加外汇收入等。
企业的外汇风险包括交易风险、会计折算风险和经济风险。其中经济风险是较重要的。应该掌握外汇汇率影响因素分析、外汇汇率预测、外汇风险防范和汇兑损益的处理。把握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通货膨胀程度、利率变动、政府干预是如何影响外汇汇率的。还应掌握外汇汇率预测方法。理解即期外汇买卖远期外汇买卖等防范外汇风险的主要方法。还应了解汇兑损益的确认、计算和财务处理。
1. 外币业务具休包括:外汇存款、外汇贷款、外汇汇款、外汇借款、外汇票据的承兑和贴现、外汇投资、发行外币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外汇买卖等。
2. 直接标价法:应付本国的货币增多,称为外汇汇率上升,反映本国货币的币值下跌;反之本国货币币值上升。我国采用这种方法(100美元为866.02元人民币)。
3. 外汇汇率的分类:(一)按汇率的制订方法不同,分为基本汇率和套算汇率。(二)按银行买卖外汇的价格,分为买入汇率、卖出汇率和中间汇率。(三)按外汇的去付方式,分为电汇汇率、信汇汇率和票汇汇率(四)按外汇的交割期限,分为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
4. 套算汇率是以基本汇率为依据,套算的其他货币的汇率;电台、电视与报刊报导汇率消息时常用中间汇率;电汇汇率为基础汇率;外汇银行一般只公布即期汇率
5. 我国现行外汇管理体制的内容:1)实行外汇收入结汇制2)实行银行售汇制,允许人民币有条件的兑换外汇3)建立银行间外汇市场,保持统一和稳定的人民币汇率4)核定外汇指定银行的结算周转外汇比例5)严格外债管理,建立偿债基金。
6. 企业的外汇风险包括:交易风险、会计折算风险、经济风险
7. 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有:1)国际收支状况2)通货膨胀程度3)利率水平4)政府干预力度
8. 通货膨胀率越高,其货币汇率下跌越剧烈,反之,汇率将会上升。
9. 即期外汇买卖是指买卖外汇的双方按当天外汇市场子的即期汇率成交,并在成交后第二个工作日进行交割的外汇交易。
第九章 企业清算
本章主要内容是围绕着企业清算展开的。为了全面理解和掌握本章的内容,必须了解企业清算的概念、原因和分类。企业清算按其性质不同可以分为自愿清算、行政清算和司法清算。
清算机构是依法成立对企业清算实施组织管理的机构,不同性质的企业清算中其法律地位是不同的。对企业清算进行适当分类有利于根据具体情况成立清算机构并对其实施组织管理。自愿清算和行政清算时,清算企业仍然是独立民事主体,清算机构只是一个代理机构;破产清算时,清算企业失去了法人资格,清算机构则依法取得了民事主体地位。但清算机构的职权和工作程序基本是一致的。
清算财产是指用于清偿企业无担保债务和分配给投资者的财产,它包括宣布清查时,企业所拥有的可用于清偿无担保债务和向投资者分配的全部账内和账外财产,清算期间按法律规定应追回的财产。当清算财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明显不一致时,应选择相应的方法对其进行估价,本书介绍了六种常用的方法。估价以后,一般都应变卖收回现款,一般由整体变现和单项变现两种。清算财产变现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要求。还应该根据结算财产和担保财产的特点对其进行估价和变现。
企业在清算期间为开展清算工作所支付的费用为清算费用,这部分费用应由清算财产优先支付,并将其总额列为清算损失。企业清算收益大于清算损失的越城为清算净收益,应依法缴纳所得税,税后的清算净收益要并入清算财产。
清偿企业债务时要先清偿有担保的债务,后清偿其他无担保的债务。担保财产清偿担保债务以后的剩余部分应并入清算财产,不足部分列为无担保财产,按法定程序清偿。清算财产清偿各种无担保债务以后的剩余部分,应在投资者之间进行分配。分配时不同企业的组织形式不同,所规定的分配程序不同,而且企业章程、协议的规定不同,分配的方法也应有所不同。
1. 清算的分类:(一)按企业清算的不同性质,可分为自愿清算(清算机构由企业成立)、行政清算(清算机构只是一个代理机构,是一种代理行为)和司法清算(即破产清算由法院成立清算机构);(二)按企业清算的不同原因,可分为解散清算(要依法成立清算机构)和破产清算
2. 解散清算跟破产清算的关系:1)联系:清算的目的相同,解散清算过程中,当发现企业资不抵债时应立即向法院申请实行破产清算。2)区别:a 清算的性质不同,解散清算属于自愿清算或行政清算,而破产清算属于司法清算;b 被清算企业的法律地位不同,c 处理利益关系的侧重点不同
3. 清算机构的工作程序:清查债务、清查财产和债权、清偿债务和分配剩余财产、编制清算报告,办理停业登记
4. 清算报表包括:货币收支表、清算费用表、清算损益表、债务清偿表、剩余财产分配表
5. 不能用于清偿企业无担保债务,和清算财产的有:1)租入、借入、代外单位加工和代外单位销售存放在企业的财产2)递延资产、待摊费用。3)相当于担保债务数额的担保财产。
6. 法律规事实上追回的财产应作为企业的清算财产:1)清算前无偿转移或低价转让的财产2)对原来没有财产担保的债务在清算前提供财产担保的财产;3)对未到期的财务在清算前提前清偿的财产4)清算前放度的债权
7。清算财产的估价方法及适用范围:1)账面价值法(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一致)2)现行市价法(清算存货、固定资产、有价证券与实际价值有较大差距)3)招标作价法(清算大宗财产和成套设备)4)收益现值法(房地产、无形资产)5)调查分析法(财务报表、偿债历史资料)6)变现收入法(价值较小的清算财产)
8. 清算费用:清算人员工资、办公费、差旅费、公告费、诉讼费、财产保管费、财产清查费、财产估价费、变卖费、审计费、公证费
9.清算损益是企业清算过程中净收益与净损失的统称。清算过程中收益高于损失,费用的为净收益
第十章 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是指在财务报表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科学方法对相关财务指标进行比较,并对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做出评价,以使企业经营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及国家财税机关掌握企业财务活动规律和进行相关决策的一项财务管理工作。财务分析的意义主要有: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经营决策和改善经营管理;有利于企业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和债权人制定信用政策;有利于国家财税机关等政府部门加强税利征管和进行宏观调控。财务分析的要求包括:财务分析所依据的信息资料要真实可靠;根据财务分析的目的,正确使用财务分析的方法;从多项财务指标的变化中,全面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进行财务分析的有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三种。
比率分析法是利用同一时期财务报表中两项(或多项)相关数值的比率,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一种分析方法。常用的财务比率可分为相关比率、结构比率和动态比率三类。
比较分析法是将某项实际财务指标与该指标的评价标准进行对比,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一种分析方法。常用的指标评价标准,可分为公认标准(绝对标准)、行业标准、目标标准和历史标准四类。
趋势分析法是利用财务报表提供的数据资料,将各期有关指标的实际数值与相同指标的历史数值进行定基对比和环比对比,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变化趋势的一种分析方法。采用趋势分析法通常要编制比较财务报表。比较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有两种:按绝对数编制和按相对数编制。为了正确进行财务分析,分析人员应掌握各种方法的特点。
财务分析中,相关的比率有偿债能力比率、营运能力比率合盈利能力比率。偿债能力比率的主要指标包括流动比率2:1、速动比率1:1、即付比率(现金比率)20%以上、资产负债率 < 1、资本金负债率(股东权益负债率);营运能力比率的主要指标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营运资金存货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盈利能力比率的主要指标有:资本金利润率、所有者权益利润率、营业收入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利润率。在学习上述指标时,应明确它们的经济内涵、计算方法和评价标准。在此基础之上联系实际,对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及其变动趋势进行分析,并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出评价。
1. 速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流动资产-存货=速动资产)
2. 资产负债率表明企业全部资产中负债所占的比重,它不仅是评价企业用全部资产偿还全部负债能力的指标,而且又是衡量企业负债经营能力和安全程序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