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领导心理与行为
第一节领导的一般概述
一、领导的概念
领导:是对群体或个体施加心理影响,使之努力实现组织目标并与环境保持一致的过程
人们对领导这个概念的各种表达P259
1、哈罗德?孔兹:领导是一门促使其部属充满信心、满怀热情来完成他们任务的艺术。
2、泰瑞:领导是影响人们自动为达成群体目标而努力的一种行为。
3、杜平:领导即行使权威与决定。
4、坦宁鲍姆:领导就是在某种情况下,经意见交流的过程所实行出来的一种为了达成某个目标的影响力。
5、赖特:领导不凭借特权、组织权力或外在形势而说服和指挥他人。
6、阿吉里斯:领导即有效的影响。
二、领导的功能P260
1、正式领导者:拥有组织结构中的正式职位、权力与地位,其主要功能是领导职工达成组织目标,具体表现在:
(1)制订和执行组织的计划、政策与方针(2提供情报知识与技巧(3)授权下级分担任务
(4)对职工实行奖惩(5)代表组织对外交涉(6)控制组织内部关系,沟通组织内上下的意见
2、非正式领导者:其主要的功能是满足职工的个别的需要,具体表现在:
(1)协助职工解决私人问题(2)倾听职工的意见,安慰职工的情绪(3)协调与仲裁职工间的关系
(4)提供各种资料情报(5)替职工承担某些责任(6)引导职工的思想、信仰及对价值的判断
三、成功领导者的素质与培养
(一)领导者素质领导者素质是指领导者具有的先天条件与后天品格、能力的综合反映。
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应具备如下基本素质:
1、品质素质:①政治上要坚强②工作要勤奋③品德要高尚
2、知识素质:①与领导者密切相关的学科知识②领导的基本理论和实务知识
3、能力素质:①组织能力②社交能力③决策能力④创新能力⑤用人能力:广纳贤士、用人所长、任人唯贤
4、心理素质:①较完善的人格②善于转换角色③外松内紧的防卫心理④富有使命感和同情心
(二)领导者的素质培养与方法
1.领导者的素质培养:1、吸取新知识2、重视理性3、强调成效4、开发意识
2.领导者的选拔与培训方法
(1)评鉴考核法;(2)情景模拟法;(3)实绩考核法;(4)案例分析法;(5)工作轮换法;
(6)座谈访问法;(7)敏感性训练;(8)成就需要法;(9)交往风格类型鉴定法。
第二节领导有效性理论及其运用
一、领导有效性的品质理论
领导有效性的品质理论:主要指有效领导者要有一定数量的品质与特征:1、传统品质理论2、现代品质理论
传统品质理论:统品质理论认为,领导者的品质是生来就具有的,不具备天生领导品质的人,就不能当领导。
现代品质理论:现代品质理论研究者密切联系管理实践,改进研究方法,从动态的角度深入研究领导者的品质特征。
二、领导有效性的行为理论
(一)关心人与关心工作的领导行为方向领导行为方向:即从领导者的行为方式来探索成功的领导模式。
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大学首先开创了这方面的研究,他们把领导行为特征归纳为“关心人”和“抓工作组织”两个行为量纲,四种组合,并设计了“领导行为”四分图。之后,密执安大学的管理心理学家也提出了领导行为的两个方面:面向职工,面向生产。
(二)管理方格理论管理方格理论:是管理心理学家罗伯特布莱克和简莫顿提出的。
布雷克和莫顿在管理方格图的基础上,提出了81种管理方式的类型,其中有5种典型的方式。
(1)(9.)型管理方式:又可称为“任务型管理”。这种类型的管理者非常关心生产,但不关心人。
(2)(1.9)型管理方式:又可称为“乡村俱乐部型管理”。这种类型的管理者只强调关心人,而不驱使人去生产。
(3)(1.1)型管理方式:又称“贫乏型管理”。这种类型的管理者既不关心生产,也不关心人。
(4)(5.5)型管理方式:又称为“中间道路型的管理”。这种类型的管理者既要完成必要的任务,又要保持必要的士气。
(5)(9.9)型管理方式:又称为“团队式型的管理”。这种类型的管理者既十分关心生产,又十分关心人的因素,而且并不认为这两者是水火不相容的。
(三)PM领导行为类型理论
领导行为的PM类型是将领导方式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执行任务为主的领导方式,简称为P型;另一类是以维持群体关系为主的领导方式,简称为M型,取两个英文名词的第一个字母P与M,简称为PM.
领导行为的PM类型可分为四种,PM型(较好)、P型、M型、pm型(较差)。
三、领导有效性的情景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有效的领导不决定于领导者不变的品质和行为,而是决定于领导者、被领导者和环境条件三者的配合关系。
公式:领导有效性=f(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
1、领导的“连续带”模式:认为在“集权”和“民主”两种极端的领导方式之间,存在着许多种领导行为方式,它们构成一个连续带。
2、领导—参与模型:(由管理心理学家佛隆和耶顿提出的)
这一模型要点是:有效的领导应根据不同情况,让职工不同程度地参与决策
3、通路—目标模型:(由加拿大豪斯提出)又名目标导向模型,其要点是:根据工作的程序化与非程序化来决定领导作风。
4、生命周期论:(由卡门倡导的)
其要点是:领导者的行为要与被领导者的成熟度相适应,随着被领导得的成熟度逐步提高,领导的方式也要作出相应的改变。
5、领导风格抉择模式:这种观点认为,抉择领导风格必须考虑五个因此:
(1)工作的性质(2)职工的成熟度(3)传统的领导方式(4)上级的领导风格(5)领导者本人的个性
6、弗德勒模式:(由弗德勒提出)任何形态的领导方式都可能有效,关键在于视情势如何而定。
领导效果的好坏取决于三个条件:(1)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2)任务结构(3)职位的权力
第三节领导决策
一、领导与决策
决策:就是作出决定,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寻求并实现某种较优化预定目标的活动
造成决策科学发展的原因:1、知识经济的综合性2、现代大科学的复杂性3、社会活动的多样性4、市场经济的竞争性
二、影响领导决策的客观因素
1、客观对象的特点和规律:对于决策对象本身的特点和规律要做充分地研究。
2、情报资料的收集:要对未来加强研究,提出预测,给决策提供依据。这一点实际上是强调情报研究。
3、社会发展的需要:决策要充分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以需要为出发点和依据。
4、国家政策和法律规范:每一个活动的主体——人,都要受社会的法律和政策的制约。
三、领导决策的三种典型方式
1、集权式的领导决策
集权式领导决策的含义:主要特征是权力相对集中,企业领导者中心地位突出,凡事湎经领导者首肯,否则无效¥要领导者有权否定助手或其他部属的决定;对领导者的决定部属必须服从,坚决执行,不容打折扣。
2、参与式的领导决策
参与式领导决策的含义:主要特征是领导者大权独揽,小权分散,即在重大问题上,领导者有决策权、指挥权和对部属决策的否决权等,而将其余权力按职责范围分授予部属,并支持部属在职责范围内自主行事,合理用权。
3、放权式的领导决策
放权式领导决策含义:主要特征是领导者有意将大部分权力下放,让部属拥有充分的自主权。在决策上,领导者提出目标与要求,让广大职工自议自决,不予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