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自学考试 >

环境心理学笔记(北大版)第五章

来源:河南自考网   加入时间:[2019-07-23 15:06]    点击数:

  第五章 气候与行为
  
  T/名词-周围环境:是指我们周围摸不到、看不见的一些稳定的环境特征,如声音、温度、气味和照明。周围环境对行为的影响是通过情绪作为中介变量产生的。TX
  
  名词-环境负荷:莫若比安提出了环境负荷的概念,它指环境给个体传递的信息量。
  
  X:环境负荷有三个特征:环境信息的强度、新奇性、复杂性。
  
  强度:感觉刺激的绝对量,如85分贝比60分贝声音的环境负荷要大。
  
  新奇性:个体对刺激的熟悉性。
  
  名词-高低负荷环境:按照感觉信息量的不同,环境负荷可以分为高负荷环境和低负荷环境。高负荷环境指环境输入的感觉信息量多;低负荷环境指周围环境输入的信息量少。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高负荷环境导致更高的激活水平。
  
  天气是指相对快速的冷热改变或是暂时的冷热条件。
  
  气候则是指一般情况下具有的天气状况或长期存在的主要天气状况。
  
  一些气候现象:
  
  1、厄尔尼诺:又称“圣婴”现象。它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异常增温的现象。发生周期约为2~7年。
  
  2、南方涛动:是指南印度洋和南太平洋的海平面气压变化呈反位相的现象。
  
  3、恩索现象: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二者是与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的表现,被合称为恩索现象。
  
  4、另一种气候现象是由于氯氟烃的使用而导致的臭氧层的消耗。
  
  5、近些年全球气候出现了温室效应,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升高。
  
  关于气候与行为间的关系,主要有哪些观点?
  
  气候与行为间的关系,环境心理学家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观点:气候决定论、气候可能论、气候概率论。
  
  名词-气候决定论认为,气候决定了行为的范围。(谈到气候决定论时,必然会联系到地理决定论。很难把它们分割开,地理位置决定了气候。)
  
  名词-气候可能论认为,气候对行为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它限制了行为可能的变化范围。
  
  名词-气候概率论认为,气候不是导致某种行为产生的决定性因素,但是它决定了某些行为出现的概率比另一些大。
  
  实际上,这三种观点并不相互排斥,它们适用于行为的不同领域。
  
  周围温度与有效温度的区别。
  
  TX:温度可分为周围温度和有效温度。
  
  名词-周围温度是指周围环境或大气的温度,是实际的客观温度;
  
  名词-有效温度是指个体对周围温度的知觉,是个体的主观感受。
  
  个体对温度的知觉包括温度的物理成分和心理成分。温度的物理成分就是指周围环境的实际温度,温度知觉的心理成分主要指对个体身体内部温度的知觉,也就是对核心温度或深度温充的知觉.核心温度是在37.C左右。它能根据周围环境的温度来自动调节体温,使之与环境相适应。大脑中视丘下部就起到了这个作用。[名词-核心温度:个体身体内部温度]
  
  环境适应性与适应环境是有区别的:
  
  环境适应性:在适度的高温环境中待的时间稍长一点,对身体不会有什么大的损害;从低温环境进入高温环境,身体也会自动调节适应,这种适应过程叫做环境的适应性。它主要包括生理调节机制发生的改变。如进入高温环境中后,会流出很多汗。
  
  环境适应性与适应环境是有区别:
  
  环境适应性指适应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如温度,风,湿度);
  
  适应环境指适应环境中的某种特别刺激。
  
  对周围环境的知觉的主要的影响因素:湿度和风力,它是影响个体对周围环境知觉的因素。
  
  名词-较适温度:从心理学角度看,较适温度,又称为有效温度,它是通过对湿度和温度共同作用带给人的舒适水平来测量的。
  
  ★★简答-热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一、热与操作
  
  1、实验室研究:
  
  20世纪,实验室研究因变量如反应时,行走速度,警觉性,记忆力和计算能力等来反映高温环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一般来说,如果在温度高于32℃的环境中超过2小时,对于没有达到环境适应性的个体,会影响智力任务的操作。在这个温度以上,时间超过1小时,完成中等难度的机械任务受影响。随温度生高,对操作行为的影响越大,在此环境中正常工作的时间越短。也有一些研究得出的结论:认为热不会妨碍操作行为,相反有助于任务的完成。
  
  实验室研究得到的结果不一致,主要是因为任务的类型不同,及和热环境接触的时间长短不同造成的。
  
  2、工作环境:
  
  某些工作是一天8小时,甚至是更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中度过,如炼钢工人,这样的环境易引发人的脱水、失盐和肌肉疲劳现象。使人耐力降低而影响操作行为。
  
  另一个工业热环境的实验是怀德汉姆1969做的,他研究了热对金矿工人工作的影响。(实验首先随机选择将矿石铲进矿车的工人,把他们分成三组:1、无人管理组;2、由一个无效率的管理者管理;3、由有高操作纪录的人管理。实验分别记录下他们在工作场所温度低于30‘C和高于33’C的两种条件下工作5小时的情况。)结果,当温度低于30‘C时,第三组比第一,二组生产更多的石头;当温度高于33’C时,管理的影响消失,所有工人都是低水平操作。
  
  3、学校环境
  
  教室温度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是否有影响,佩勒考察了有空调和无空调学习环境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结果,无空调学校学生的学业成绩,随升高高分的分布加宽。这说明,热影响了学习。
  
  4、热对行为影响研究的解释:
  
  关于热对行为影响的研究表明,热有时会干扰行为,有时会促进行为。桑德斯卓姆认为,个体的身体身体温度、新陈代谢的消耗、环境适应性、技能水平、动机和压力等都造成了热对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贝尔提出了另一种观点,认为,首先唤醒可以解释革些热的影响作用,因为与热环境接触可能会提高唤醒水平,从而提高任务操作;第二个影响是身体的核心温度爱到破坏,妨碍了操作的进行;第三个影响是热影响了个体的注意。随着温度增加,注意范围变窄;第四个影响因素是热影响到了知觉控制,当温度变高,个体会感到对环境的控制力减弱,导致操作受损;较后一个解释是认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适应水平,或说忍受高温的较大限度。
  
  总之,唤醒、核心温度、注意、知觉控制和适应水平都可以用于解释热对任务操作产生了影响。
  
  二、热与社会行为
  
  1、热与人际吸引:
  
  根据拜恩提出的人际吸引模型,当周围环境温度过高,人们体验到热带来的不愉快时,人际吸引降低。也就是说高温减少人际吸引,特别是当热与拥挤相伴随时。然而巴伦和贝尔的研究发现,在某引起情境中,热对人际吸引的影响具有“分享效应”,也就是说,是否与他人在同样温度条件下,是影响人际吸引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个研究说明,当与他人分享同样的环境遭遇时,高温不会降低人际吸引,相反,高温会减少人际吸引。
  
  2、热与攻击行为:
  
  巴伦和贝尔1975的假装电击实验得到的结果:当温度为23.C时,被试生气程度越高攻击性越强,当温度为35.C简答F,生气程度越高,攻击性越低。
  
  他们用“名词-消极情感逃离模型”来解释这种现象。按照这个模型,消极情感可能是热和攻击性的一个中介变量,它们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倒U形曲线来表示。在U形的某一段区间内,消极情感增加了攻击性行为;但是超过这一个区间,攻击性随消极情感的增加而下降。因为此时尽快消除不适感成为个体急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3、热与利他行为:
  
  热使利他行为减少。研究发现,利他行为在夏天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冬天随温度的升高而上升。热与利他行为之间的关系较复杂,还受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例如需要帮助者的长相、热引起人的好或坏的情绪体验等。
  
  冷与行为:如果长时间在冷环境中,可能造成两种损伤:冻伤,体温降低。
  
  1、冷和健康的关系:冷和健康似乎没有直接的关系,低温对健康不会有危害。
  
  2、严寒与操作:研究发现,当温度低于13‘C时,会使反应变慢,思维灵活性和肌肉的灵敏性降低。
  
  3、严寒与社会行为:(1977,实验室研究发现,当温度在16℃左右时,被试的消极情绪更多。当负性情感为中等水平时,随温度的下降攻击性增加;但当负性情感很强时,随温度的下降攻击性减弱。低气温使人们更愿意选择留在屋子里。成反比)班尼特等的观察结果表明,在寒冷的冬天,利他行为增多、犯罪率减少。
  
  TX:海拔与行为:高海拔地区具有气压低、氧气稀薄、温度低、日照强、潮湿、风大等气候特点。
  
  大气压对人的影响:
  
  气候影响人类的行为,高海拔地区具有气压低、氧气稀薄、温度低、日照强、潮湿、风大等气候特点。
  
  1、海拔对生理的影响:
  
  气压低造成身体组织缺氧,组织缺氧会影响身心健康。不仅海拔高会引起组织缺氧,一氧化碳过多也造成组织缺氧。
  
  2、对高海拔的适应:
  
  高海拔带来的生理反应都是短期的变化。人会渐渐适应高海拔的环境,居住在高海拔的人的生理指标与低海拔地区的人是不同的,他们的肺容量较大,肺部通往动脉的血压更高,婴儿出生时体重要轻,长高的速度更慢,性成熟晚等。
  
  3、高海拔对行为的影响:
  
  极度的组织缺氧会导致意识不清,甚至有死亡的可能。
  
  4、简答-大气压变化对医疗,情绪和行为的影响:
  
  大气压力不仅与海拔有关,还和天气有关。很多研究发现大气压对人的影响可概括为三类:
  
  1、增加了疾病的发生;一些临床研究表明,发病率与季节有关联;
  
  2、季节的变化也会影响到个体的心理,如对情绪的影响。季节发生变化时,精神病的发作率、自杀率和社会冲突都会受到影响;
  
  3、第三类影响是对人行为的影响。很多研究表明,学校中的分裂行为和治安混乱,随天气和大气压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4、总的来说,大气压低伴随着高海拔和暴风天气,气压高则通常是晴朗的天气。
  
  简答-人体的知觉系统是如何觉察到风的/对风的知觉:P80
  
  对风的知觉是涉及多个感觉道的。
  
  1、皮肤的知觉系统首先感受到风带来的压力,风是特别冷或热、湿或干,那么皮肤的温度感受器也会觉察到。
  
  2、肌肉对风的抵抗可以觉察到风力的大小。
  
  3、在室内,观察被风吹动的树叶等可以了解到风力的大小。
  
  4、风声也是觉察风力大小的一个线索。风力大小的鉴定,常用的指标是薄福风力等级。
  
  风对行为的影响:注意,唤醒水平和知觉控制的减弱是风对行为产生影响的一个中介变量,也就是说风不会直接影响行为。
在线报名,立刻定制专属提升方案。

自学考试 | 成人高考 | 复习资料 | 高起专 | 专升本 | 重要公告 | 成教信息 | 联系我们 | 网上报名 |

Copyright © www.henannongyedaxu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x
添加微信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