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其他感觉P148
三、触觉
1、触觉感受性
两点阈是测定皮肤触觉感受性的一个指标。在排除视觉的条件下,同时刺激皮肤上相邻的两个点,如果它们之间的距离非常近时,被试者只会感到是一个点的刺激;如果逐渐加大两个刺激点的距离,就会觉察是两个点,能觉察到两个点的较小距离称为两点阈。
第四节 知觉P154
一、知觉的组织
1、图形-背景(大家熟悉的双关图形:当把白色当作图形来看时,它是一个花瓶;当把黑色当作图形来看时,它是两个对着的面孔。也就是如果把白色当作图形的话,黑色便成为背景;若把黑色当作图形的话,白色成为背景。不可能同时把两者都当作图形。)这种图形-背景的相互关系是格式塔心理学家提出的知觉组织的原则之一。
2、分组(要把两维图形的各个部分看成是一个整体,面不是单独零散的各个部分,依赖于分组的若干规律。)
① 封闭性规律(一个封闭的图形容易看成是整体);
② 连续性规律(在按一定顺序组成的图形中,如果有新的成分加入,人们会把与原来图形的顺序一致的新成分,看成是原来图形的继续。)
③ 相似性规律(相似图形容易形成一个整体)
④ 接近性规律(图形在空间上比较接近的部分容易形成一个整体)
二、对字、词的辨认
(使用速示器进行汉字特征抽取的实验。用30个常用汉字,每个汉字都制成幻灯片,黑白对比为0.003,逐一投射到照度均匀的屏幕上。呈现时间从3毫秒开始,然后逐渐增加呈现时间,直至被试连续两次正确写下所呈现的汉字为止。实验要求被试在每次呈现后,立即写下所看到的字的笔划或字的其他成分。实验结果表时,被试对30个汉字辨认的书写过程往往有共同之处,特别对某些字尤为明显。)总结出被试的书写过程有两个特点:
1、对汉字右下角的笔划往往先抽取,随着呈现时间逐渐增加,字的左上角的笔划才被抽取。(被试这所以常常先写下字的右下角特征是与汉字本身的结构有关,汉字右下角的笔划结构一般比左上角的较为简单。)
2、对结构上属于包围或半包围型的字,如南、虑等,被试先写下字的轮廓,然后再填充其内部细节。
三、深度知觉
人们能够把外界物体作用于视觉器官上的两维的映像感知为三维,是因为有很多能够提供深度信息的线索。人们能根据这些线索判断物体离我们多远,也能判断物体本身各部分之间的距离,即产生深度知觉。能够提供深度知觉的线索有①肌肉线索、②单眼线索和③双眼线索。
1、肌肉线索
有两种肌肉能提供深度线索:①是调节眼睛水晶体曲度的睫状肌;
②是控制双眼视轴辐合的眼外肌。看近距离物体时,两眼的视轴趋于集中,辐合角度大;看远物体时,视轴趋于分散,辐合角度变小。观察更远的物体时,视轴接近平行,见下图。要能对下图进行解释
(图略)
上图 双眼视轴的辐合
图中d代表视轴的辐合角度,a代表目间距,即两眼之间的距离,p代表观察的物体,s代表观察的距离。从这个简单的几何图形中我们可以看到,视轴的辐合角d取决于目间距和观察距离,即d = a / s.
2、单眼线索
用一只眼睛能看到深度的视觉线索有以下几个:①物体的大小(根据物体大小估计出它的远近);②遮挡(一个物体挡住了另一个物体的一部分,则被挡的物体一定比遮挡的物体远);
③线条透视,随着物体距离的增加,它与观察者眼睛所形成的视角就逐渐变小,产生平行线在远处汇聚成一点的现象。例如,看远处的铁轨,就会感到两根铁轨越来越接近,在视线的尽头它们相接为一点。这是依据几何光学投影原理形成的单眼深度线索给一个铁轨的图,要能对图进行解释P160;④结构极差(观察一物体时,在近处能看到它的细节,随着距离的增加,能看到的物体的细节就越来越少);⑤运动视差(当外界物体与观察者之间发生相对位移的时候,观察者看不同距离的物体效果是不同的)。
3、双眼线索
双眼线索主要指双眼视差提供的深度知觉线索。双眼视差是指,当人们观察一个物体时,由于两只眼睛之间相距65mm,它们又处在同一平面上,因此,每只眼是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的。这就造成了两个视网膜像之间轻微的差别,这种差别称为双眼视差,它是产生深度知觉的主要线索。
4、婴儿的深度知觉
吉布生利用“视崖”的装置测量了婴儿的深度知觉。
四、知觉恒常性
知觉恒常性是当观察条件,即远端刺激(外界物体)和近端刺激(投射在感受器上映像或能量)发生变化时,人们对该物体的知觉仍然保持不变的知觉特性。
1、大小知觉恒常性;
2、明度和颜色恒常性,颜色恒常性的产生有一定的条件,即需要让观察者看到背景色,他才能把覆盖在对象上的背景色排除掉,而知觉到对象本来的颜色,不然就会产生颜色混合的结果。
第六章 记忆
第一节 艾宾浩斯的工作
为了使记忆的研究数量化,艾宾浩斯创制了两个工具:第一是无意义章节。第二是测量记忆的方法,即节省法。
艾宾浩斯研究了记忆的如下一些问题:
一、音节组长度和学习速度的关系;
二、学习有意义的材料时学习速度的增加;
三、记忆保持和诵读次数的关系,初学的次数与重学节省的时间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诵读的次数越多,重学时需要的努力越少。但是,超过一定限度,增加诵读次数的效果就递减了。
四、保持与遗忘和时间的关系,学习后开始遗忘的很快,约一天后遗忘速度放慢,间隔越长,遗忘渐慢。
除了上述几个问题,艾宾浩斯还研究了重复学习和分散学习的影响,睡眠对记忆保持的影响,等等。
第二节 两种过程的记忆理论及其研究途径P172
两种过程指①短时记忆过程②长时记忆过程。
一、感觉记忆或瞬时记忆
在感觉记忆中,心理学家研究得较多的是视觉形象的贮存(斯波灵的刺激卡片,视觉形象的贮存可以在瞬间保存较多的信息,但这些信息会飞快的消失—在说出4个字母之后就消失了)与听觉回声的贮存(听觉的感觉记忆以回声贮存的形式存在,保持时间约为3-4秒)。
二、短时记忆
1、短时记忆的容量
短时记忆不可能贮存很多信息,7加减2,也就是5—9个项目是短时记忆所能容纳的,通常认为这也就是记忆广度。
小单位(单字)联合成较大的单位(双音合成的词)的过程叫组块,较大的单位就叫做“块”。通过组块的方式可以把较多的材料组织在一起,从而增加了记忆的容量。
2、短时记忆的听觉编码
许多实验证明,短时记忆中的信息是以声音的形式贮存的。
3、短时记忆中的遗忘
对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为什么会遗忘的问题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遗忘是信息的自然衰退,时间是遗忘的原因;另一种认为遗忘是干扰造成的,新进入的信息使刚才记住的信息强度减弱,因而导致遗忘。
研究短时记忆遗忘的著名实验:
(1)彼得森的实验
简答题十五、对彼得森的短时记忆遗忘的实验进行叙述?
答:彼得森的实验是这样的:首先让被试听3个字母(例如ZTD),立即又听一个数目字(例如167),被试马上重复167后必须尽快地心算167减3,并大声报告结果,即尽快报告164、161、158……,一直到某个规定的时间为止。然后,要求被试再现ZTD.这样的实验程序重复多遍,每遍使用的字母不同,间隔时间也可以变换。[彼得森实验中让被试某一数目连续减3,目的在于防止被试背诵字母。这样,彼得森的实验就近似一种理想的实验,有时间因素但没有干扰(被试除了连续减3之外不干别的事,而连续减3不干扰刚才记住的字母)]
比如让你的同学当被试,在一张卡片上写三个无意义字母,如WPE:卡片背面写三位数字,如457.给你的同学看一眼字母串,然后翻转卡片,让他快速地从457减3,一直进行10秒,然后让他再现字母串。再换一张卡片,改变字母串和卡片背面的数目字,方法相同,只是把算减3算术题的时间改变了,比如15秒。照这样可以多做几次。
彼得森实验的结果,在间隔时间从3秒到18秒,被试正确再现字母的百分比大大下降。实验结果支持了遗忘是时间造成的观点,因为连续减3以后间隔时间愈长遗忘越多。
(2)凯佩尔等人的实验
凯佩尔等人认为,彼得森的实验没有排除干扰因素(被试不能再现ZTD这个字母串,原因在于他已经再现过CXP,GQN,HJL等字母串,当他想要再现ZTD时,上述的字母串就起了干扰作用)。
凯佩尔等人的实验证明再现依赖于以前测验过的项目数。这项实验有利于证明干扰是造成遗忘的原因。
三、长时记忆
1、长时记忆的研究方法
(1)自由回忆法
(2)对偶联合法
(3)再认法,(再认法是把已学习过的项目与未学习过的项目,按随机方式混合起来,逐个呈现给被试,或整个呈现给被试,要求被试指出哪些是已经学习过的。如果把已学过的叫“旧项目”;未学过的叫“新项目”,那么,)计算保存量的公式如下:
保存量 = 认对旧项目的百分数 - 认错新项目的百分数
(4)重学法
重学法即艾宾浩斯创造的节省法。计算公式如下:
节省的% = 100×(初学时的诵读次数或时间 - 重学时的诵读次数或时间 ÷ 初学时的诵读次数或时间)
(5)知觉辨认
(让被试学习一系列的单字后,把学过的未学过的单字随机混起来,在速示器中呈现给被试,要求被试读出所呈现的单字。结果是学习过的单字比未学习过的单字,正确辨认的百分比高。)
2、长时记忆的遗忘
干扰是长时记忆遗忘的原因,干扰有两类: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实验设计题四、设计实验证明是否有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答:对于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干扰,主要用对偶联合的字表来进行实验研究。设A-B与A-C是两对字表,有关的实验设计如下:
前摄抑制
实验组 学习A-B 学习A-C 时间间隔 测验A-C
控制组 学习A-C 时间间隔 测验A-C
倒摄抑制
实验组 学习A-B 学习A-C 时间间隔 测验A-B
控制组 学习A-B 时间间隔 测验A-B
在检查前摄抑制的实验中,控制组除不学习A-B以外,其他程序同实验组(控制变量:两组被试的学习能力等个人条件相同、学习的遍数相同、学习的项目相同、学习的环境相同)。前摄抑制指的就是实验组学习A-B字表对A-C字表保持的干扰。
在检查倒摄抑制的实验中,控制组除不学习A-C以外,其他程序同实验组(控制变量:两组被试的学习能力等个人条件相同、学习的遍数相同、学习的项目相同、学习的环境相同)。后摄抑制指的就是实验组学习A-C字表对A-B字表保持的干扰。
倒摄抑制的研究中发现,识记材料(类似于A-B)和插入材料(类似于A-C)相似,比不相似时有较大的干扰。
中国心理学家程迺(a的三声)颐对材料的相似程度和倒摄抑制的关系进行研究的实验及结果如下:
表1 程迺颐实验中相似材料的安排
相似程度 音节的具体安排 举例
原来材料 插入材料
全不相似 无相同成分 C E D Y O F
初级相似 一个字母相同 T A Y B U Y
高级相似 两个字母相同 N O H N O Q
表2 材料的相似程度对倒摄抑制的影响
被试分组 实验材料 原来材料保存量% 倒摄抑制效果%
控制组 无插入材料 34.58 -
试验组 (C)全不相似 16.72 0.51
(B)初级相似 9.73 0.72
(A)高级相似 19.28 0.44
由此可见,材料相似程度高时,插入材料对原有材料的干扰较小,随着材料相似程度变小,干扰作用达到较大。当插入材料与原有材料全不相似时,干扰作用又变小了。
3、系列位置效应
实验设计题五、什么是系列位置效应?如何做实验来证明?
答:材料在系列中的位置对记忆效果的影响叫做系列位置效应。
要用自由回忆的方法进行实验,以绘制一条系列位置效应曲线,证明系列位置效应,应该这样做:
1、自变量是项目的位置,包括15个水平;
2、因变量是每个序列记住的人数的百分比;
3、额外变量包括题目的难度、环境的因素等;
4、做法:设计15个项目,而且这15个项目的难度是一样的,例如单字的笔画一样多,单字出现的频率也一样。这样,我们就有了从1到15个项目的系列位置。每个被试以不同的顺序学习一遍这15个项目,然后让他们作自由回忆。把再现的成绩按系列位置登记,以项目的系列位置为横坐标,以再现的正确率为纵坐标作图,就可以绘制出系列位置曲线了。
5、结论:实验结果说明,记忆的效果与材料在系列中的位置有关,被试对字单中的头几个字再现得很好,字单中部的项目再现的不好,较后几个项目再现得也很好。
简答题十六、为什么说系列位置效应曲线是两种过程记忆理论(长时、短时记忆)的强有力支持?
答:按照两种过程记忆理论的解释,曲线末端几个项目之所以再现好,是因为这几个项目仍保持在短时记忆中,当然容易提取。曲线首端几个项目记得好,则是因为这个项目已由短时记忆传递到长时记忆中了。
30秒延缓再现的曲线证明了上述这种说法。在被试学完字单后不立即再现,而是延缓30秒以后再现,结果,由于短时记忆中的项目在30秒内已消失,所以曲线末端变平,字单的较后几个项目再现较差;但是,由于较初学习的几个项目,即在开头的系列位置的单字,已由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所以曲线首端不受影响,再现仍很好。换句话说,延缓只影响短时记忆而不影响长时记忆,可见,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记忆。
第三节 加工层次的记忆理论及其研究途径P188
加工层次理论的两个重要的论点:
1、记忆的久暂不取决于时间,加工层次才是决定的因素。
2、记忆依赖于提取(测验)与加工(学习)的一致性,提取线索是否有效由已记住的信息来决定。也就是说,后来的提取过程与早先的加工过程越一致,回忆的成绩越好。
第四节 记忆中的组织P193
一、群集与主观组织
当实验者使用没有联系,也不属于同一类的单词作材料,进行自由回忆实验时,从实验者的角度看,在回忆时,既不会有范畴群集,也不会有联系串出现,但是被试往往自己组织材料,造成群集,即进行主观组织。
二、媒介
媒介,就是原有材料的变形,回忆时要先回忆媒介,以及媒介形成的方法或媒介的含义,然后就可以把媒介还原成原来的材料。(如,《水浒》上有许多藏头诗,每句诗的第一个字构成一个有意思的句子,你只要把这个句子记住,整首诗就容易背出来了,这个句子就是这首诗的媒介。)
第五节 影响记忆的各种因素P199
一、单词的各种特点
1、频率(单词出现的频率)
2、意义性(单词的意义性是指它的联想值。在1分钟内让被试把见到单字后想到的字尽快的写出来,能写出的字越多,表示其意义性越强)
3、单字在字单中的位置(系列位置效应)
二、被试的各种特点
1、年龄
2、性别
3、心理健康
实验设计题六、设计一个实验,检验学习的快乐性原则(使人快乐的单词,通常比叫人不快的单词学得更快些)是否也适用于非正常人?
答:此实验的实验设计如下:
1、自变量有两个,一个是被试的不同(两个水平正常人、非正常人),第二个是单词的不同性质(两个水平快乐单词、不快乐单词);
2、因变量是学习单词需要学习的遍数;
3、控制变量是被试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社会阶层以及智力等方面,单词的频率、意义性、难度等;
4、此实验是组内设计实验;
5、做法:被试包括16名在医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6名正常人,两组在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社会阶层以及智力等几方面都作了匹配。首先让被试本人用数字评价单词的快乐程度,然后为每位被试选择12对快乐单词和12对不快单词。要求被试把字单学到连续两次正确地回忆出来,以单词的性质(快乐与不快)为横坐标,以被试达到学会标准所需的学习遍数为纵坐标,可得到实验结果。
6、结果:如图,两类被试在达到标准所需的学习遍数上没有显著差别,虽然正常人学习的稍快些。但是两类被试与单词种类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正常人学习快乐单词快于不愉快单词,相反,精神分裂症患者学习不快乐单词稍快于快乐单词。
7、结论:学习的快乐性原则不适用于非正常人。
(图略)
第七章 心理语言学P205
心理语言学研究的三个方面的问题是:①语言的获得;②句子的记忆;③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第一节 语言的获得P205
一、自然观察法
1、儿童的电报言语:儿童使用的文法是一种有规则地缩短了成人文法的形式。被布朗称为“电报言语”。
2、采用先进的仪器装备完善自然观察法
当儿童说些什么,而听者没有反应时,在54%的情况下儿童会重复他所说的话。但是,当儿童说些什么,而听者作出了合适的反应时,只有3%的情况下儿童会重复自己的话。而且,当儿童说些什么,听者却指自己没有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时,儿童会在100%的情况下重复自己说的话。这种现象清楚地说明,儿童说话是为了达到交际的目的。
二、调查法
1、学前儿童词汇量的调查
史密的儿童词汇量调查结果
年龄(岁) 1 2 3 4 5 6
词汇量(个) 3 272 896 1540 2072 2562
某些心理学家把儿童词汇量的这种突飞猛进的增长,称之为“语言爆炸”。
三、个案研究法
1、缺陷儿童的个案研究
儿童没有发音经验,也能够理解语言。这一研究结果,对那种认为儿童是通过咿呀学语来发展语言的理论是一种否定。
2、对从社会隔离状态下解脱出来的人的个案研究
一个人到少年期后,语言习得还是可能的。所以,有关语言学习关键期的说法,看起来并不是绝对的。
四、相关法
1、母亲的语言与儿童的词汇量
母亲言语行为的几种量度和婴儿的词汇量的相关:
(1)母亲说出客体的次数愈多,儿童词汇量愈大;
(2)母亲模仿和扩展孩子刚才说过的话的次数,也作为母亲言语行为的一种量度,与儿童的词汇量的大小成正相关。
(3)母亲重复刚才自己说的话的次数,作为第三个量度。这个量度与儿童词汇量的大小是负相关。
2、家庭环境与儿童的言语能力
儿童的语言能力与以下三个因素是相关的:①儿童母系的复杂情况;②母亲的情绪和言语响应;③适当的玩具及其有效性。
五、实验法
1、提示隐蔽的过程,如幼婴的语言知觉
实验设计题七、设计实验,证明幼婴能否区别成人发出的声音?
答:幼婴能否区别成人发出的声音,这是一个隐蔽的过程。可通过心脏节律的变化作为指标,测量幼婴的言语知觉。
1、自变量是音节的变化(两个水平,一个是重复一个音节,另一个是转换成新音节);
2、因变量是幼婴的心脏节律;
3、控制变量是幼婴的年龄、生活环境、音节的长短等;
4、此实验为组间设计的实验;
5、做法:选择3组5个月的幼婴作被试,第一组被试在熟悉期间听“bah”,在测试时听音节“gah”;第二组被试则相反,在熟悉期间听音节“gah”,测试时听音节“bah”;第三组为控制组,始终听音节“bah”。
6、根据:这个时期的幼婴如果听到一个新的声音,心脏节律会变慢。但是,同一个声音不断重复,习惯化就会产生。在这种情况下,心脏节律就会恢复常态。因此,可以推论,如果幼婴确实能辨别bah和gah这两个音节,那么,实验者呈现其中一个音节多次后,习惯化就会出现。而突然从一个音节转换到另一个音节时,心脏节律就会出现变慢的现象。
7、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幼婴能够辨别这两个音节。
这个实验,以幼婴的心脏节律变化作为辨别两个不同音节的指标。除此之外,研究者们还利用“吸吮动作次数”或“身体各部位的运动”作为指标,来测量幼婴的言语知觉。
2、儿童对句子的意义和文法的理解
实验设计题八、设计一个实验研究幼儿对文法究竟知道些什么?
答:通过儿童的听偏好来作为幼儿文法理解率的指标。
1、自变量是句子的文法(两个水平,符合文法和不符合文法);
2、因变量是儿童听录音带的时间;
3、控制变量是句子的长短、文法的难度、儿童的智力、家庭环境等;
4、此实验为组内设计的实验,除实验组外还有控制组;
5、根据:选择2岁的儿童作为被试,如果这些儿童对符合文法的句子和不符合文法的句子,表现出确定的听偏好,那么,说明他们是能够辨别这些句子的。
6、做法:选择2岁的儿童作为被试,在两盘录音带上分别录了一些符合文法的句子,如“宝宝需要一些果汁”,和一些不符合文法的句子,如“宝宝一些果汁需要”。录音带放在一个实验装置里,它有两个放音器、两个计时器和两个开关。儿童只要按某一开关,就可以听某一录音带,计时器则可以把每盘磁带放音的总时间记录下来。把仪器带到儿童家里,并告诉儿童怎么使用。每天把仪器留给儿童3个小时,一共3天。对实验组的儿童,一盘录音带上录有符合文法的句子,另一盘录有不符合文法的句子;控制组的儿童则两盘录音带上者是符合文法的句子。
7、结论:结果表明,控制组的孩子对两盘录音带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偏受,实验组的孩子却表现出听偏爱。这说明,他们能够辨别符合文法的句子和不符合文法的句子。
但是从上述实验,我们并不能精确地评定儿童对句子的意义和文法究竟知道了多少。
第二节 句子的记忆P218
一、句子的记忆
乔姆斯基提出了句子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思想。
1、 关于句子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概念
我们平时看到的或听到的,根据一定的文法组织起来的一串词,也就是人们实际上写的或说出来的句子,就是句子的表层结构;句子的深层结构则是指句子的基本的、比较抽象的意义。
(1)两个句子可能有非常不同的表层结构,但是,它们的深层结构却可以是非常类似的,或者是相同的。(如,①皮尔扔了这个球。②这个球被皮尔扔了。)
(2)两个句子可以有类似的表层结构,但是,它们的深层结构,也就是说它们的基本意义,可以是很不同的。(如,①皮尔易于讨好。②皮尔渴望讨好。)
(3)有些句子的表层结构是完全一样的,但它们有不同的深层结构,也就是说,一个句子会有两种不同的意思,这种句子叫做“歧义句”。(如,我看这本书很合适。它至少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这本书很适合我看,另一个是我认为这本书很适合(做某种用途)。)
2、句子的转换及其与记忆的关系
(萨文等人要求被试记住一个句子和若干个无关联的词。这个句子可能是核心句,也可能是经过一次或数次文法转换而生成的转换句。词的数量从2到8个不等。给被试的指示是:他必须首先确切地记住这个句子,然后,要尽可能地记住呈现给他的词。可以预计,被试要记住和回忆的句子愈复杂,那么,被试对好些无关联的词的回忆成绩就会愈差。实验结果基本上证实了这种预计。)
与核心句一起呈现的词,被试能记住的较多;与转换句一起呈现的词,被试能记住的较少。句子转换的次数愈多,它所占的记忆空间也就愈大。
三、关于故事的记忆
1、关于故事记忆的经典实验
被试对故事的回忆有一些基本的倾向:
(1)被试回忆的内容比故事原文简短了,被试把握了故事的主要内容,但有些东西,如一些琐碎的细节或专用的地名等,就被遗漏了;
(2)某些表达方式更加成语化了,也就是说,被试往往把某些习惯用法插到故事中,替代了故事原文中的叙述;
(3)被试回忆的内容比起故事原文来,更加连贯,更加合乎逻辑,被在头脑里对故事叙述的内容已经作了一定的整理。
第三节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沃尔夫假说P233
一、沃尔夫假说的中心内容
沃尔夫假说的主要内容有两点:
(1)语言决定论,即主张语言的结构决定思维的结构,语言支配思维,决定人的认识;
(2)语言的关联性,即说不同语言的人有不同的思维结构,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决定认识的方式。
二、沃尔夫假说的验证
1、编码能力与再认
编码能力是指语言符号的效力(可用性)。(有有些颜色是很容易编码的,例如光亮的纯红。在英语中,这种颜色可以用一个单音节的词来编码,所以人们能很快地说出它的名字“red”;同时,许多人会一致地用同一个词“red”来命名这种颜色;还有,当人们在下次再看到这种颜色时,也会倾向于对它说出两样的名称。但是,对于那种梨核内壁的“绿褐色”的颜色来说,情况就不同了,它是一种很不容易编码的颜色。因此,可以说,前一语言符号的可用性大,后一语言符号的可用性小。也就是它们的编码能力是不同的。)
编码能力与思维的某种特定的尺度,即再认应该是有关的。(被试对高度可编码的颜色如红色的再认,是十分精确的;而对低度编码的颜色如梨核内部的颜色的再认并不十分精确。简而言之,语言中差异与思维中的差异是有联系的。)
2、语言和分类
(卡罗尔等研究那伐鹤族儿童对客体进行分类的方式。在实验中,他们总共给儿童10对客体,每次给一对,如带色的木块,木棍或一段绳子等。每一对客体有两种属性是彼此不同的,如黄色的绳子和蓝色的棍子,然后,再给儿童第三个客体,如蓝色的绳子,并要求这些儿童指出,上述那一对客体中,哪一个成员与新的第三个客体相一致。在那伐鹤语里,根据动词的客体是刚性的(如一根棍子)还是柔性的(如一根绳子),使用不同的动词词尾。所以,预计那伐鹤族儿童会把黄绳子同蓝绳子分在一起,因为研究者认为语言中重要的东西是会反映在思维中的。)
说那伐鹤语的一组儿童,把蓝绳子和黄绳子分在一起,而说英语的儿童则把蓝绳子和蓝棍子分在一起。这就是说,前者是根据形状来分类的;后者是根据颜色来分类的。这一研究结果说明,语言确实影响着儿童的认知方式。
3、形状名称对认知的影响
(做实验来探讨语言对人的认知的影响。实验用的刺激是一些画有各种图片,被试分为甲乙两组。给两组被试呈现同一张图片,但分别给予两个不同的客体名称;然后,要求两组被试分别重画这些图形。比如说,给被试呈现的图片画的是,中间一条短直线连着的两个圆圈。给甲组被试呈现该刺激时,告诉他们说“眼镜”;给乙组被试呈现该刺激时,告诉他们说“哑铃”。稍后,要求被试重画这个图形。结果发现,甲组被试画出来的图中间的线是弯的,与原来的图相比更像一副眼镜了;乙组被试画出来的图中间的线是粗而直的,比原来的图更像一副哑铃了。)
这一实验结果表明,语言符号对人的认知是有影响的。
第八章 思维P243
第一节 问题的解决244
一、影响问题解决的一些因素
1、刺激物的名称是否呈现
(蜡烛问题是问题解决的经典实验之一。要求把蜡烛固定在墙上,允许使用的东西是桌子上的蜡烛、火柴和一盒图钉。被试往往忽略了盒子,将其看作是图钉的盒子,是属于图钉的(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说,这叫功能固定化),被试不能想象盒子可以用来装蜡烛。而盒子这个名称明确告诉被试后,被试就会恍然大悟。)
2、噪声
(嘈杂的声音会妨碍你的思考,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3、定势的作用
陆钦斯的冷水实验—陆钦斯水壶问题
4、解决问题的策略
哪种策略更好,记忆或理解?这依赖于你的要求:短时间内解决问题靠记忆更好,但从长远观点来看,理解是更有效的。
(给6岁,8岁和11岁的儿童42张普通物品的图片,例如锯子、苹果、玩具娃等。首先要求儿童说出这些物品的名称,证实他们是知道这些物品的。然后要他们猜这42种物品中,哪一件是实验者心里正在想的。把儿童的回答(即问题)分成三类:①一般性问题。问题提得很一般,可以指两种或多种图片,例如“你正在想一种玩具吧?”②具体问题。问题提得很具体,指一件特殊的物品,例如,“那是一只小船吗?”③假的一般问题。问题指的是某一具体物品,但提问的形式像一般问题。例如,“你想的东西,它有帆吗?”
随着年龄的变化,儿童采用的策略有很大的不同。(年龄较大的儿童更多地提出比较有效的一般性问题)
5、个性的影响
默塞总结了沉思或冲动与问题解决能力之间的关系的文献后指出,沉思的被试多提出一般性问题(从长远说这是更有效的策略),而性急的被试更多地提具体的问题。
二、怎样移动哈诺伊塔
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来看,问题解决就是在问题空间中进行搜索,以求通过搜索较后达到目标或目的的思维过程。
第二节 概念的形成P253
一、概念及概念的形成
概念有其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即概念的含义,或者说是它包含的事物的各种本质属性;概念的外延是指属于这一概念的个体的总和。概念的内涵越深,它的外延就越窄,即概念所包含的本质属性越多,属于这一概念的个体越少。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相互制约的。
概念就是对具有相似特征的一组刺激所作的同样反应;概念形成就是去发现那些相似特征的过程。
第三节 决策
一、决策策略
人们往往受一些与作出决定无关的信息的影响,但是又常常忽略了一些与作出决定至关重要的信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把“代表性”搞错而在决定概率时犯错误。(例如,你在用计算器做加法时得出一个总数:12,345.这个数目好像不大对头,你又加一遍仍然是12,345.这时候你心里想,做加法得出12,345似乎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你认为这个数的随机代表性不大,但实际上,12,345这个特殊的数目,与另一个特殊的数目85,769具有同等的出现概率。)
“代表性”、“可利用性”对被试判断事件的概率影响很大,虽然它们不是正确的线索。另一方面,样本的大小是一个正确的线索,但人们没有好好利用它。小样本的数据更容易偏离平均数。
二、影响决策的一些因素
1、年龄的差别
青年男子比老年男子更自信,青年妇女与老年妇女在自信程度上无差别。青年人不大可能因失败而停止,他们更愿意接受前途未卜的工作。
2、性格特点
第九章 动机
第一节 动机的个别差异P269
一、饥饿与肥胖症
正常人比胖人更多地受饥饿影响而进食;胖人比正常人更多地受食物的外现程度影响而进食;胖人比正常人更多受食物的影响而进食;胖人不大情愿花大力气去获取食物。
二、成就动机
2、成就动机理论
阿特金森认为,个人追求成功的意向依赖于3个因素:
Ts=Ms×Ps×Is
Ms是追求成功的动机。这假定是一个人稳定的特征,不随情景场合的变化而变化。Ps是可以看到的成功的可能性—在完成某任务时你认为你成功的把握有多大。Is是对成功的鼓励大小。
3个因素中Ms是相对稳定的,但Ps与Is随任务而变化。上述理论给Is提供更多的信息,即:Is=1-Ps,此公式表示,对成功的鼓励是成功可能性的倒数。Ps小,即任务困难时Is就高。因为成功的可能性小时,如果成功了,你会为成功而十分喜悦。
当成功的可能性大约是0.50时,即人们有一半次数的成功,有一半的次数失败时,他们较愿意追求成功。这对于动机弱的人来说是这样的,对于动机强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3、避免失败的动机
完成一项任务,实际上就是获取成功的倾向减去避免失败的倾向的函数。
三、权力动机
当一个人有强烈的权力动机时,他总是千方百计想要施加影响于别人。
第二节 外部情况对动机的影响P283
一、其他人在场
(当内驱力增大,占主导地位的反应就增多。其他人在场提高了内驱力使占主导地位的反应增多。对于困难的、新的任务,占主导地位的反应是出错。而对于已学会的工作来说,主导的反应是正确的反应。)
其他人在场增加了被试的主导反应的可能性,为后来的许多研究证实。
三、认知失调
(费斯廷格提出认知失调的概念,来描绘一个人持有两种互不一致的认识或想法时,所处的不愉快状态。如“我想去甲地旅游”与“我正在去甲地”的这两种认知彼此一致。但是,“我想去甲地旅游”与“我正在去乙地”的两种认识产生了认知失调。认知失调是不愉快的。)
经历认知失调的人,将力图减少这种失调去达到一致或和谐。达到和谐的途径是:①增加一致认识的数目或重要性;②减少不一致认识的数目或重要性。(如通过旅游介绍,我发现了有关乙地的许多美好的东西,这是与“我正在去乙地”的认识一致的,或者我听到人们议论甲地许多不好的事情,减少了不一致认识的数目。从而达到了一种和谐的境地。)
五、感觉变化
1、感觉剥夺
忍耐时间作为感觉剥夺程度的指标是有效的。
2、新奇与熟悉
简答题十七、看下图,并作出解释?
(图略)
上图 出现频率对喜爱刺激程度的影响
答:上图是赞宗克做的“单词出现的频率与人们对它的喜爱程度的关系”的实验研究的结果。
实验是这样做的,他使用一些无意义的字母串,如jandara,iktitaf和iokanta.呈现频率共有25,10,5,2,1和0次,每个被试看每种呈现频率的两个单词。赞宗克平衡了字母串的6种频率。如被试1看jandara25次,被2看它10次,被试3看它5次,等等。这样,所有单词在每种频率上都有同等机会出现。看完所有字母串后,要被试在7点好-坏量表上,对每个字母串的喜爱程度作一评估。
实验的结果见上图:从图上可以看到,被试对看过25次的字母串评估较高,也就是说被试对出现频率高的单词更喜爱。说明人们更加喜爱他们所熟悉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