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自学考试 >

北大“心理治疗”串讲笔记(1--3章)

来源:河南自考网   加入时间:[2019-07-03 11:05]    点击数:

  第一章
  
  心理治疗是在治疗者与来访者建立的良好关系的基础上,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治疗者运用心理治疗的有关理论和技术,对来访者进行帮助的过程,是激发和调动来访者改善其动机和潜能,以消除或缓解来访者的心理问题与障碍,促进其人格的成熟和发展的过程。
  
  心理咨询是采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帮助来访者减轻或消除其烦恼、改善其生活状态、解决其遇到的危机、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进行决策的能力的专业领域。
  
  整 合的倾向:所谓折衷主义多用于对心理治疗的临床技术方法及非理论性的综合现象。而整合一词常用于更为理论性的现象,如创立理论体系、框架或在概念水平上对 心理治疗模型的融合。即折衷主义更多地用于技术层面,而整合更多地用于理论水平上的兼收并蓄。这两种情况均被认为是整合的倾向。
  
  有关心理治疗道德准则主要涉及下列几方面内容:
  
  ⑴ 心理治疗工作者应明确其临床服务工作(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目的,是促进来访者的成长,自强自立,而并非使来访者在其未来的生活中对治疗者产生一种心理依赖。
  
  ⑵ 心理治疗工作者在其临床服务工作中(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应尊重来访者,按照本专业 的道德规范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不得利用来访者对自己的信任或依赖谋取私利,不得与来访者发展专业工作以外的社会关系。
  
  ⑶ 心理治疗工作者应尊重来访者的个人隐私权,在临床实践中必须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在从事临床心理学工作中涉及的有关信息,包括个案纪录、测验资料、信件、录 音、录像和其他资料应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进行保存。因专业需要进行案例讨论,或采用临床案例进行教学、科研、写作等工作时,应隐去那些可能会据以辨认出来 访者的有关信息。
  
  ⑷ 心理治疗工作者在从事临床服务工作时,应按照有关的政策与法规所制定的标准收费。个人不得接受和索取额外报酬。
  
  ⑸ 心理治疗工作者在采用心理测量工具时应全面了解有关测量(包括各种量表、问卷)的目的、内容及局限性,严格按照测验指导手册中的规范*作各种心理测量工具,并能正确和合理地向来访者解释有关测量的结果。测验使用的记录及书面报告应妥善保存。
  
  ⑹ 除上述有关的要求之外,心理治疗有自己的治疗理论、技术方法;治疗过程有自己的特点、规律;在发达国家许多心理治疗已列入保险计划,政府部门对心理治疗专业有专门的政策和法规进行规范化的管理,这些均是专业工作所应具备的特征。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相似之处:
  
  ⑴ 二者采用的理论和方法常常是一致的。
  
  ⑵ 二者进行工作的对象常常是相似的。
  
  ⑶ 在强调帮助来访者成长和改变方面,二者是相似的。
  
  ⑷ 二者都注重建立在帮助者和求助者之间的良好的人际关系,认为这是帮助求助者改变和成 长的必要条件。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主要区别:
  
  ⑴ 心理咨询的工作对象主要是正常人;心理治疗则主要针对患有心理障碍的人进行工作。
  
  ⑵ 心理咨询所着重处理的是正常人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如日常生活中的人际关系问题,职业 选择方面的问题,婚姻家庭问题等,心理治疗的适应范围则主要为某些心理障碍、行为障碍、身心疾病等。
  
  ⑶ 心理咨询一般用时较短;而心理治疗费时较长,治疗由几次至几十次不等,甚至经年累月才能完成。
  
  ⑷ 心理咨询工作主要在意识层次进行,更重视心理咨询工作的教育性、支持性和指导性,焦点在于找出已经存在于来访者身上的内在因素,并使之得到发展;心理治疗的某些学派,主要针对无意识领域进行工作,并且其工作具有对峙性,重点在于重建来访者的人格。
  
  ⑸ 心理咨询工作是更为直接的针对某些有限的、具体的目标进行;;心理治疗的目的则不那么具体,其目标是使人产生改变和成长。
  
  ⑹ 除上述区别外,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还存在其他一些显而易见的不同点。例如:二者所接受的培训有所不同。心理咨询工作者一般是由大学的心理学系毕业;心理治 疗工作者一般是在大学中的临床心理学系进行培训的。心理咨询工作多在非医疗的情境中进行,如学校和社区;而心理治疗工作者多在医疗情境中或私人开业的诊所 中进行。其他区别还包括,二者起源有所不同;二者在国外各有自己的专业组织和章程等。
  
  心理治疗发展的三大倾向:
  
  ⑴ 发展不同的心理治疗模型的倾向。
  
  ⑵ 发展特定治疗方法的倾向。
  
  ⑶ 心理治疗的整合倾向。
  
  心理治疗中各家派趋向于整合的原因:
  
  ⑴ 各种疗法剧增。
  
  ⑵ 单一理论模型的不足。
  
  ⑶ 各种疗法疗效相近。
  
  ⑷ 通力寻求影响治疗效果的共同因素。
  
  ⑸ 强调来访者的特点和治疗关系。
  
  ⑹ 社会和公众的压力和要求。
  
  新中国成立后心理治疗在中国的发展:
  
  ⑴ 启动阶段:1949年至1965年。
  
  ⑵ 空白阶段:1966年至1977年。
  
  ⑶ 准备阶段:1978年至1986年。
  
  ⑷ 初步发展阶段:1978年至今。
  
  心理治疗受中国文化影响所反映出的主要特点:
  
  ⑴ 指导式的治疗倾向。
  
  ⑵ 整合的治疗倾向。
  
  ⑶ 顺应自然的治疗倾向。
  
  ⑷ 发展与中国文化相适应的疗法的努力。
  
  四类重要的治疗取向:
  
  ⑴ 分析取向的治疗
  
  主要包括从弗洛伊德以来的各种心理分析疗法,经典的心理分析,新心理分析疗法,以及各种以心理分析为主导的短程疗法。这一取向的治疗主要以无意识动机、领悟、人格重建等为其理论的基石。
  
  ⑵ 存在主义和人本主义取向的治疗
  
  包 括存在主义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以后改称为以人为中心疗法)、格式塔(完形)疗法等,这类治疗被认为是“体验和关系取向”的疗法。存在主义疗法强调个体 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的重要性,它是一种强调以多种不同的方法去理解人的内心主观世界的治疗体系,但并未形成一套统一的理论及系统化的治疗技术。来访者中心疗 法的理论观点来源于人本主义的哲学。该疗法重视来访者与治疗者之间的关系,认为治疗关系的特定性决定了治疗的效果,一旦来访者与治疗者建立起真实的关系, 来访者内在的成长力量就会源源不断地产生出来。完形疗法则采用了一整套技术来帮助来访者注意其目前正在经验着的事物,并协助来访者学会在任何时候都能觉察 到自己内心的各种感觉和感受。
  
  ⑶ 行为和认知取向的治疗
  
  包括行为治疗以及各种认知疗法,如贝克(A.Beck)的认知疗法、埃利斯 (A.Ellis)的理性情绪疗法等,被认为是“行动取向”的治疗。行为治疗认为非适应性行为是习得的,通过治疗要重新学习新的适应性行为,矫正非适应性 行为。治疗中鼓励来访者积极行动,一步一步的实现具体的改变。目前行为治疗越来越重视认知因素的作用,而认知疗法也重视行动在改变中的作用。各种认知疗法 均认为导致人出现情绪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原因是不合理的信念和非理性的思维方式。这些治疗重在改变那些非理性的认知,建立理性的人生观。
  
  ⑷ 系统观的家庭治疗
  
  包 括了各类家庭治疗,如结构式家庭治疗、系统式家庭治疗,以及不同学派倾向为主的家庭治疗:心理分析家庭治疗、行为家庭治疗等。各种家庭治疗虽各有自己的理 论观点与技术方法,但均强调个体问题是系统问题的反映。治疗注重了解个体在成长环境中受到不同背景因素影响的重要性,认为调整个体的家庭或其他使之受到影 响的系统,才有助于个体改变的产生。因此这类治疗与上述的治疗不同的地方是治疗并非是个体性的,
  
  而是涉及整个家庭。
  
  心理治疗需要经过的三个阶段:
  
  ⑴ 了解情况、建立关系的初期“心理诊断”阶段。
  
  ⑵ 对问题达到领悟并产生改变的中期“帮助与改变”阶段。
  
  ⑶ 检查并巩固成果的后期“结束”阶段。
  
  这三个阶段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影响心理治疗效果的因素:
  
  ⑴ 在心理治疗的较初阶段,治疗者须向来访者说明治疗的特点、要求及可能需要花费的大致时间等情况,以使来访者明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取得来访者对治疗者、治疗时间等设置的认同。
  
  ⑵ 来访者是否具有强烈的求治动机,对治疗能否取得良好的疗效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
  
  ⑶ 口头表达能力强、智力高、能与治疗者进行沟通、在治疗的早期阶段就能投入其中、具有心理学的头脑等特点的来访者更可能从心理治疗过程中获益。
  
  心理治疗与精神病学领域工作的主要区别:
  
  心理治疗的工作重点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寻找障碍的成因,并以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对其来访者进行工作;而精神科医生则重点从生物学的角度看待障碍的成因,并以药物为主要的治疗方式。
  
  心理治疗与临床心理学的关系:
  
  可以说心理治疗是临床心理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却不能得出临床心理学与心理治疗是同义语的结论。
  
  *心理治疗通常涉及到两方面的人员,一方是感受到痛苦的来访者(client),有时也称作病人或患者(patient);另一方是专业的帮助人员-治疗者(therapist)。
  
  *自从弗洛伊德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心理分析以来,心理治疗已走过一百多年的历程。
  
  *从事心理治疗的专业人员在其博士培训期间需要学习会谈技巧、心理诊断、不同心理治疗学派的理论与技术,以及针对各种不同心理问题和障碍特点的治疗等课程和内容。
  
  *弗洛伊德的学说的创立标志着心理治疗的真正的开端。
  
  *罗杰斯的观点为心理治疗领域吹进了一股清新的空气,同时,也开辟了非医学的心理学家 进行心理治疗的先河。
  
  *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说的有关介绍文章早在20世纪十年代已在中国出现,而且30年代中国已经出现了介绍开展心理治疗与咨询工作的文章。
  
  *中国卫生心理协会于20世纪90年代初,成立了心里治疗与心理咨询,以及大学生心理咨询两个专业委员会。
  
  第二章
  
  治疗关系是治疗者与来访者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人际关系,来访者通过这种关系中的支持性因素而发生改变,其实质是一种工作联盟,这种联盟的建立是帮助来访者以更适宜的方式思考和行事的基础。
  
  治疗关系的三个重要方面:
  
  ⑴来访者与治疗者之间的情感联系。
  
  ⑵治疗任务的协议。
  
  ⑶治疗目标的协议。
  
  治疗关系的特征:
  
  ⑴ 独特性和共性
  
  心理治疗提供了一个封闭和安全的治疗环境,来访者可以与治疗者分享内心较深处的隐私和秘密。因此,治疗者与来访者的关系在密切性、结构和态度上与其他社会关系有一定的共性。
  
  治疗关系的独特性:
  
  ①治疗关系受限于时间和地点,治疗者和病人只有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如治疗室)发生治疗关系。
  
  ②治疗关系是一种单项的而非双向的关系。治疗者和来访者在治疗过程中共同关注的是来访者,而不是治疗者自己,这与一般的双向的社会关系有所不同。
  
  ⑵ 治疗关系的客观性和主观性
  
  治疗关系的客观性指对治疗者来说,来访者是一个可以通过接受他人帮助而学习如何适应环境的主体,治疗者保持中立、客观而不加批判的开放态度,不将个人的意见强加给来访者,这就是治疗者所应保持的客观性。
  
  治疗关系的主观性是指治疗者在治疗过程中适当的情感卷入,即以共情、真诚的态度对待来访者,尊重来访者,使之感到温暖。但治疗者同时应避免过多的个人情感卷入或反移情而损害治疗关系的客观性。
  
  反移情是指在治疗过程中治疗者对来访者的移情,即治疗者将自己的某种倾向和反映投射到来访者身上的无意识表现。
  
  ⑶ 认知和情感因素
  
  认知因素指治疗关系中的知识性因素,如对信息进行解释、对如何行动提供建议、交换信息等。
  
  情感因素指情感的表达和交流。
  
  ⑷ 含糊和清晰
  
  治疗关系对来访者来说是含糊不清的,而治疗者一般在构建治疗关系是则已经相对清晰,治疗者应努力把这种关系介绍清楚。治疗者与来访者保持一定的社会距离是必要 的。
  
  ⑸ 双方的责任
  
  治疗关系意味着治疗者和来访者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而不是其中的一方。咨询或治疗可以说是一种“助人自助”的职业,即来访者应对选择其生活方式和治疗目标负责。治疗者的工作是帮助来访者自己做出决定而不是代为决策,这已经成为一条职业道德准则。
  
  ⑹ 职业道德和伦理一旦建立了治疗关系,治疗者就必须尊重来访者的隐私权,坚持保密原则;在咨询过程 中必须以帮助来访者为中心目的,不得以任何方式使这一过程服务于个人或其他目的;治疗者不得利用来访者为个人谋取任何利益。
  
  影响治疗关系的因素:
  
  ⑴ 接受与关心
  
  ⑵ 理解与共情
  
  共情是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体会来访者的内心世界,有如自己的内心世界一般,可是永远不能失掉‘有如’这个特质就是共情”。
  
  ⑶ 尊重和温暖
  
  尊重是一种“非占有式”的关怀,来访者被视为有价值的人,因而受到尊重;而治疗者的态度是非批判性的,是对来访者没有保留的关怀,而不是嘲笑、贬低来访者。
  
  温暖是治疗者对来访者的主观态度的体现,它不是能以语言来表达的,不是一种技能,而是存在于治疗者的内心之中,有待于治疗者自己去开发它为来访者创造出一个有利于内心成长的治疗气氛。
  
  ⑷ 积极关注
  
  积极关注是一种共情的态度,是指治疗者以积极的态度看待来访者,注意强调他们的长处,即选择地突出来访者的言语和行为中积极的方面,帮助来访者认识和利用其自身的积极因素。
  
  ⑸ 真诚可信
  
  真诚可信就是要求治疗者坦率地与来访者交谈,直截了当地表达你的想法不掩饰和伪装自己。
  
  ⑹ 智力和能力
  
  影响治疗关系的其他因素:
  
  ⑴ 简洁具体
  
  简洁具体不仅仅是要寻找事物的具体细节,更重要的是找出事物的特殊性,使得在心理治疗过程中,来访者的重要的、具体的事实和情感能够得到澄清。
  
  ⑵ 对峙
  
  对峙其实就是要指出来访者存在于各种态度、思想、行为之间的矛盾。对峙的意义不是要告诉来访者他做错了什么事情或者说对方是个坏人,也不是治疗者向来访者表达自己不同观点的机会,而是向来访者直接指出其存在的混乱不清、自相矛盾、实质各异的观点、态度或者言行。
  
  ⑶ 即时化。
  
  即时化是指治疗者帮助来访者注意此时此地的情况,即从现在双方的情感、感觉、认知出发,有效地帮助来访者暴露内心,澄清问题。
  
  来访者影响治疗关系的因素:
  
  来访者的暴露、参与和期望。
  
  准确的共情应包括的三个步骤:
  
  ⑴ 治疗者从来访者内心的参照体系出发,设身处地的体验来访者的内心世界。
  
  ⑵ 以言语准确的表达对来访者内心体验的理解。
  
  ⑶ 引导来访者对其感受做进一步的思考。
  
  治疗者应注意自己不能与来访者达到共情的原因,可尝试问自己以下的问题:
  
  ⑴ 我是否经常看问题很主观?我的督导和同事、亲友是这样认为的吗?
  
  ⑵ 我是否很封闭,或缺乏开放接纳的态度?
  
  ⑶ 我是否对来访者有适当的关心?是否愿意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分担他们的痛苦和欢乐?
  
  ⑷ 我自己所处的社会文化传统、习俗、伦理道德等是否影响了我对来访者的看法?
  
  ⑸ 我理解了来访者所处的历史、文化和民族背景了吗?
  
  ⑹ 我是否放下了自己的参照标准,而进入到来访者的内心?
  
  ⑺ 我是否顾及到了来访者的情感,并且发掘了来访者谈话的隐藏信息?
  
  尊重与接纳的关系:
  
  尊重的前提是接纳,接纳是尊重的先决条件。
  
  接纳包含的两层含义:
  
  一是我们承认每个个体在任何一方面都是不同的;二是认识到每个个体的人生过程都是一个复杂的奋斗、思考和感受的过程。
  
  简洁具体在治疗过程中的功能:
  
  ⑴ 可以使得治疗者的反应尽量与来访者的感受一致,即帮助治疗者达到准确的共情。
  
  ⑵ 由于治疗者做到了简洁具体,因此一旦对来访者的理解不够准确,来访者会比较容易地在较快的时间内对治疗者的错误理解作出纠正,达到有效沟通。
  
  ⑶ 通过具体有效的讨论,可帮助来访者对其个人特殊问题的理解,同时也使其对当前自己的感受更加清晰。
  
  如何做到简洁具体:
  
  一般来说,可以按照四个“W”,一个“H”来达到简洁具体。即:
  
  When-具体的时间 ; Where-具体的场所 ; What-具体的感受 ;Why(Want)-具体的原因(期望) ; How-来访者具体的行为反应 .
  
  即时化的三种类型:
  
  ⑴ 自我卷入性陈述
  
  自我卷入性陈述是治疗者“自我暴露”的一种形式,指治疗者在治疗过程中暴露自己当时的想法和情感,以此来引导来访者深入的暴露和认识自我。
  
  ⑵ 关系即时化
  
  关系即时化是指治疗者与来访者讨论治疗者本人在治疗关系中所处的位置和状态,以此来引导来访者深入的暴露和认识自我。
  
  ⑶ 此时此地
  
  此时此地是指在治疗过程中,治疗者与来访者就此时此地发生的问题交换意见,展开讨论,把治疗引向纵深发展。
  
  即时化可以在以下情况下运用:
  
  ⑴ 当治疗过程中治疗者发现,来访者的交谈开始变得没有目的和方向,并且没有其他方法可以解决的时候。
  
  ⑵ 当治疗者与来访者之间在治疗过程中关系出现紧张时。
  
  ⑶ 当治疗者与来访者之间的信任成为一个问题时。
  
  ⑷ 当治疗者发现自己与来访者之间出现由社会阶层或其他的社会上存在的人际交往模式造成的“社会距离”时。
  
  ⑸ 当治疗者发现“依赖”这个问题干扰治疗进程时。
  
  ⑹ 当治疗者发现“反依赖”这个问题阻碍了治疗进程时。
  
  ⑺ 当治疗者发现,由于与来访者之间的彼此欣赏和吸引使治疗偏离正常轨道时。
  
  治疗者与来访者之间的态度关系:
  
  治疗者对来访者的态度 来访者对治疗者的态度
  
  共情 知道治疗者明白我的感受
  
  温暖和接纳 知道治疗者尊重我,他很仁慈,一点
  
  也不会苛刻,是完完全全的接纳我,
  
  因此我不会感受到威胁。
  
  真挚和诚实 知道治疗者并不虚伪,也没有带假面
  
  具,而是表里一致地与我接触。
  
  专业能力 知道治疗者有能力帮助我处理我的问题。
  
  对峙的分类:
  
  对峙的类型 举例
  
  ⒈来访者的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差异。 某高中生成绩一般,却一直坚
  
  持要考重点大学。
  
  ⒉来访者的思维、情感与实际行动的 某女士说与丈夫的关系很
  
  差异。 好,很和睦,但是二人
  
  已经很久没有同床了。
  
  ⒊来访者对自己的体验与治疗者对其体 某来访者对治疗者表示感谢,
  
  验印象的差异。 认为对治疗者对其帮助很大,
  
  但却一直记不清治疗者的名字
  
  而且治疗时总是迟到。
  
  第三章
  
  心理分析理论强调无意识内容对个体的情感和行为的重要影响,但由于意识中的检查机制的作用,无意识的内容常常难以进入到意识中并得以表达。因此,应用自由联想原则就是为了抑制检查机制的作用,而使无意识内容有机会流露。
  
  心理分析的理论基础:无意识心理过程的假设、对阻抗和压抑的认识、对性(和攻击)的重要性的认识以及俄狄浦斯情结。
  
  心理分析的基本原则:
  
  弗洛伊德把自由联想称为心理分析疗法的基本原则,即要求来访者不加选择地说出自己想到的任何内容。与之相应的一个原则是治疗者的节制。
  
  心理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概念:
  
  ⒈ 意识层次论:
  
  心 理分析将意识划分为三种不同层次:意识(conscious)、前意识(preconscious)和无意识(unconscious)。前意识存在于意 识和无意识之间,存储着近期经历的内容。它是处于注意范围之外的意识成分,但这些意识成分很容易进入注意。无意识是我们不能意识到的意识成分。它包含着来 自童年早期的被压抑的愿望。无意识的唯一功能是愿望。无意识中
  
  存储的愿望常常是不符合现实中的道德标准的,例如攻击和性的愿望。由于意识的检 查功能,这些愿望不可能在现实中获得满足。这些愿望会在检查功能较弱时在梦中浮现并获得满足。此外,无意识的内容也会通过象征性活动浮现。如口误或笔误、 一些神经症状等。无意识不仅是指某个心理活动处于我们的意识之外,而且意味着在意识之外存在着一个心理活动的系统。
  
  ⒉ 人格的性心理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发展要依次经历几个不同阶段:
  
  口唇期(0~1岁):幼儿从口唇区域体验到一种近乎性的快感。他们从吸吮、啃咬和吞咽中获得满足。
  
  肛门期(1~3岁):儿童从排便中获得快感,对应区域是肛门区。
  
  性器期(3~6岁左右):儿童开始有一种不成熟的指向异性的性冲动。
  
  潜伏期(6~13岁左右):儿童的性欲倾向受到压抑,快感来源主要是对外部世界的兴趣。
  
  生殖期(12~18岁左右):兴趣逐渐转向异性,幼年的性冲动复活,性生活继续着早期发展的途径进行着。
  
  每 个阶段的本能满足与外部世界的限制之间的冲突都具有其特点。如果儿童在某个阶段获得过多或过少的满足,都可能难以顺利进入下一阶段的发展。过多或过少的满 足都可能导致固着(指心理发展固结在某个特定阶段),即个体的一部分心理能量投入在该阶段,使得以后的行为具有该阶段冲突的特征。
  
  性器期可能 是对以后生活影响较大的发展阶段。弗洛伊德的重要发现之一-俄狄浦斯情结主要发生在这个阶段。俄狄浦斯情结大约从3岁开始,在4或5岁时达到高峰。在这 个阶段中,儿童爱上父母中异性的一方而与同性的一方进行竞争。但是,孩子同时害怕如果这种性愿望在行为上表达出来会引起父母中同性一方的惩罚或愤怒。儿童 于是被迫压抑性的愿望,并通过更强的认同与父母中同性的一方以免受惩罚,俄狄浦斯情结从而获得解决。
  
  ⒊ 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心理可划分为三个结构:
  
  ⑴ 本我(id):本我完全是无意识的,它是原始本能和冲动的存储地。这些能量是我们一切行为的终极动机。本我没有时间维度,因此压抑到本我中的记忆可以保持得像被压抑时间刚刚发生时一样强烈。本我遵循“快乐原则”,是非理性的。
  
  ⑵ 自我(ego):自我从本我中获得能量,但它是心理中意识、理性的成分,功能是做出决定和处理外界现实。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自我一部分在意识之中,一部分在无意识之中。
  
  ⑶ 超我(superego):即良心,存储着关于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规则与禁忌。超我中的态度主要是个体对父母态度的内化。超我遵循“道德原则”。它的大部分是无意识的。
  
  此外,还有两点值得注意:
  
  ⑴ 个体的行为相当一部分可以说是处于个体不能意识到的力量控制之下。
  
  ⑵ 自我、本我和超我几乎总是在相互冲突中。
  
  ⒋ 防御机制
  
  自我使用各种程序来完成它的任务,即避免危险、焦虑和痛苦。我们将这些程序称为“防御机制”。
  
  防御机制可分为:
  
  ⑴ 原始的或不成熟的防御机制
  
  ①投射:把自己难以接受的冲动或情感归于他人。
  
  ②投射认同:是指个体会把自我中的某些方面分离出来投射到他人,尤其是对亲近的人身上的幻想。它投射的并不是一种态度或情感,而是自我的一部分。
  
  投射与投射认同的区别:所投射的对象是否在情感上受到了投射的影响。在投射中,对象不受影响;而投射认同具有无意识沟通的作用,对象可能会被诱发产生投射者幻想的情感或行为。
  
  ⑵ 神经质的防御机制
  
  ①否认:拒绝接受现实,仿佛令人痛苦的事件、想法或情感并不存在一样。
  
  ②置换:把一种情境下的情绪,转移到另一种情境中来表现。较经常被置换的情绪是愤怒或敌意。
  
  ③隔离:把言语认知和有关的情感割裂开来,使人去除难以忍受的冲突情感。在强迫症中常见。理智化是隔离的一种。
  
  ④合理化:为自己不恰当的行为找出冠冕堂皇的理由。它与日常生活中的找借口有些相似,但使用者常常不能意识到自己是在自欺欺人。
  
  ⑤反向形成:把感到有危险的愿望或冲动转化成相反的表现。
  
  ⑥退行:在面对不能接受的冲动时退回心理发展的较早阶段。
  
  ⑦压抑:把不能接受的冲动阻挡在意识之外。个体把令人痛苦的事情置之脑后,把它忘记。
  
  ⑧抵消:试图用相反的行为挽回不能接受的行为或想法。
  
  ⑶ 成熟的防御机制
  
  升华与幽默被弗洛伊德归入成熟的防御机制类型,主要在于它们允许潜在愿望以社会可接 受的方式得到部分的表达和释放。在升华中,自我的满足不再是明显的本能满足。
  
  短程心理动力学疗法是一种心理动力学取向的心理治疗,它通常采用每周一次的会谈方式,治疗时间大约在12至50次之间,其结果能带来目标症状的解除,以及有限而显著的个性改变。
  
  短程心理动力学疗法的特点:
  
  ⑴ 短程心理动力学疗法均是每周一次,持续时间不超过一年。
  
  ⑵ 短程心理动力学疗法关注的内容非常集中,都会选择一个有限的领域作为治疗的核心。
  
  ⑶ 短程心理动力学疗法的治疗目标既包括症状的解除,也包括一些个性变化。
  
  ⑷ 短程心理动力学疗法中的治疗者要比长程治疗中的治疗者更加主动。
  
  短程心理动力学疗法的适用范围:
  
  短程心理动力学疗法的适应症为不太严重的焦虑和抑郁症、适应障碍和一些不很严重的人格障碍。另一些情况如自杀企图、酒精和药物滥用、冲动控制力不足、严重的抑郁和焦虑、或表演类人格障碍通常不适宜采用此法。
  
  此外选用短程心理动力学疗法通常还应同时考虑来访者心理动力学方面的特征。来访者是否适合于采用动力学疗法进行治疗,所依据的三个较重要的方面是:个人历史、面谈评估的内容和来访者的表述风格。
  
  心理分析的基本技术:
  
  ⑴ 解释
  
  解释是指在心理分析的过程中对来访者的体验与这些体验的起源的理解和解析,以及依据心理分析不同阶段的目标对这些理解和解析作出言语的表达。一般来说,解释就是试图把原本处于无意识的一些内容使来访者意识到,这些内容包括来访者的幻想、知觉、阻抗、防御等。
  
  ⑵ 对阻抗的分析
  
  阻抗是指来访者在意识中或无意识中用来干扰或阻碍治疗进程的各种行为。
  
  ⑶ 对移情的分析
  
  移情是指来访者把对童年或过去的某个重要人物的情感和反映模式转移到治疗者身上的过程。
  
  反移情:广义的来说,反移情是指,来访者在治疗者身上引起的所有情感反应;较狭义的来说,反移情是指,治疗者对来访者的移情的无意识反应。反移情通常来自治疗者的无意识中的冲突、态度和动机。
  
  在进行解释时,治疗者要注意的事项:
  
  ⑴解释需要选择适当的时机。
  
  ⑵解释的时间选择也要考虑治疗的时间限制。
  
  ⑶治疗者要限制在一次治疗中提供的解释数量。
  
  ⑷每个解释的深度和复杂程度也应限制。
  
  ⑸在提供解释上,治疗者应保持耐心和限制。
  
  ⑹在解释时应避免使用专业术语。
  
  五种常见的阻抗行为的形成:
  
  ⑴ 减少治疗时间
  
  包括迟到、提早离开、失约或过早中止治疗。
  
  ⑵ 限制交谈的量或范围
  
  来访者回避或拒绝谈论某些话题。
  
  ⑶ 将治疗与现实生活隔离
  
  来访者否认或力图减少治疗对他们生活的相关影响。
  
  ⑷ 见诸行动
  
  可能包括来访者的一些试图将注意从较深问题中引开的行为。
  
  ⑸ 迅速康复
  
  有时来访者突然说自己已经治愈,于是他就不必再继续进行治疗或探究个人问题了。
  
  阻抗分析的重要性:
  
  在存在阻抗的情况下,想要不处理阻抗而进行核心领域的分析往往是徒劳的。阻抗分析是心理分析的基本程序,是分析患者压抑无意识中的冲动和经验的趋向,对于自我理解和人格改变有很大帮助。
  
  移情的重要性是由两个假设决定的:
  
  ⑴ 人际关系的困扰是任何来访者问题的重要特点,而无论来访者的其它症状如何。
  
  ⑵ 较容易得到的人际问题的例子就是在治疗室中治疗者与来访者之间的互动表现。
  
  核心冲突关系主题法:
  
  核心冲突关系主题法属于短程心理动力学疗法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勒伯斯基提出,又称限时支持表达性疗法。
  
  “核心”是指这一焦点问题在来访者的重要而重复出现的人际关系困难中居于中心地位,它代表了来访者症状和人际困难的核心,由于它具有中心地位,在这一领域内有限的变化就可导致来访者功能的明显改善。
  
  “冲突关系”一词强调了来访者在一种关系中的愿望与实际体验的冲突。有时“冲突”一词也反映了在与他人关系中,来访者意识中的愿望与无意识中寻求的内容之间的相互矛盾。
  
  核心冲突关系主题主要包括三个成分:
  
  ⑴ 愿望(W)
  
  愿望是指个体在与他人关系中的内心愿望、需要或意向。
  
  ⑵ 他人的反应(RO)
  
  他人的反应是指在此愿望下个体知觉或预期到的他人的反应,有可能是他人的实际反应,也有可能是个体对他人会作出如何反应的信念和假想。
  
  ⑶ 自我的反应(RS)
  
  自我的反应是针对他人的反应,个体自身的行为反应和情感反应。
  
  核心冲突关系主题的三个成分是从来访者的关系事件(RE)中概括出来的,关系事件通常是来访者告诉治疗者的他(她)与其他人互动的一个场景。
  
  核心冲突关系主题法的治疗目标及重要内容:
  
  使用核心冲突关系主题法进行短程心理动力学治疗的目标就是帮助来访者实现其愿望,而治疗的重要内容是修通来访者对他人的反应的预期或知觉。
  
  修通是指通过将来访者对他人的反应的预期或知觉与早期经验的多次联结,使来访者对自己的这一特点获得完整的理解。
  
  心理动力学的治疗技术可以划分为两大类:
  
  ⑴ 支持性技术
  
  包括:①界定治疗框架。
  
  ②维持重要的防御机制。
  
  ③限制自毁行为。
  
  ④传达达到治疗目标的希望。
  
  ⑤发现进步。
  
  ⑥传达真诚的兴趣和尊重。
  
  ⑦表达共情。
  
  ⑵ 表达性技术
  
  表达性技术的目的是使来访者将原本压抑的、痛苦的内容表达出来并倾听和思考,以达 到领悟和改变。表达性技术是标准的心理分析的解释技术。
  
  促进表达的工作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①阶段1-倾听
  
  以开放接受的态度倾听来访者所说的话。倾听是理解的前提,反应的基础。
  
  ②阶段2-理解
  
  理解的表现形式可以是理解来访者的意图及其后果,尤其是当这些会影响到重要领域。
  
  ③阶段3-反应
  
  治疗者应以来访者能够理解的方式告诉来访者自己对理解阶段中的几个方面问题的一些理解。
  
  ④阶段1‘-重新倾听
  
  与第一个倾听阶段不同的是,现在治疗者知道了来访者对解释的反应,有助于引导治疗 者的下一个反应。在这个阶段中,治疗者既要保持开放态度又要记着原先来访者对问题 的理解,保持这种平衡是重要的。
  
  总的来说,来访者的心理健康程度越高(显示出越强的自我力量),治疗者就越少需要依赖支持性技术,而可以增加使用表达性技术的比例。
  
  勒伯斯基推荐的确认核心冲突关系主题的较简单的步骤:
  
  ⑴ 倾听关系事件。
  
  ⑵ 从每个关系事件中找出愿望、他人的反应和自我的反应。
  
  ⑶ 从5—7个关系事件中得到的愿望、他人的反应和自我的反应中归纳出出现频率较高的愿望、他人的反应和自我的反应,构成核心冲突关系主题。
  
  ⑷ 以适当方式向来访者呈现完整的或部分的核心冲突关系主题。
  
  在确认核心冲突关系主题时还有两点要注意:
  
  ⑴ 愿望可划分为进步性愿望和退行性愿望。进步性愿望是反映出适当的独立、自信、成人行为的成熟愿望;而退行性愿望反映的是依赖、攻击、施虐或受虐的不成熟倾向。
  
  ⑵ 来访者体验到或认为的他人的反应可能与现实情况不符。
  
  核心冲突关系主题法的临床应用:
  
  ⑴ 评估与诊断
  
  核心冲突关系主体的评估基本上遵循标准的评估程序:收集有关生活史和进行精神状况检查,还要在评估中收集关系事件,确认核心冲突关系主题。
  
  ⑵ 准备性面谈
  
  在 评估完成后,正式治疗开始之前,须进行一次准备性面谈,准备性面谈的内容包括:向来访者呈现核心冲突关系主题并评估来访者的反应以及介绍短程心理动力学疗 法的框架和结构。介绍包括16次治疗的时间安排,确定第一次和较后一次治疗的日期,概括介绍来访者在治疗中的任务和治疗者的工作,并探讨来访者对治疗方式 有无任何疑问。
  
  治疗者强调了来访者要遵循两个原则:自由联想原则以及任何重大决定要先讨论后行动的原则。
  
  ⑶ 治疗过程的三个阶段
  
  ①第一阶段(第一至第四次)
  
  第一阶段的任务是认识核心冲突关系主题的反复出现。
  
  ②第二阶段(第五至第十二次)
  
  第二阶段的任务是确认和修通他人的反应。主要任务是处理他人的反应。第二阶段的治疗工作的特点就是进行现在与过去的联结,达到修通。对这些移情的修通构成了核心冲 突关系主题法的核心。
  
  ③第三阶段(第十三至第十六次)
  
  第三阶段是结束阶段。在短程心理动力学疗法中,治疗者应始终对来访者有关治疗结束的各种想法和感受保持警觉。
  
  心理分析的四个主要分支:
  
  ⑴自我心理学。
  
  ⑵客体关系理论。
  
  ⑶自体心理学。
  
  ⑷人际分析学派。
  
  *梦的隐含内容常常代表了受压抑的愿望。
  
  *1900年弗洛伊德出版了《梦的解析》。
  
  *弗洛伊德还建立了人格发展的性心理理论,即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的阶段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是他较重要的贡献,即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个独立的结构构成。
  
  *阿德勒创立了个体心理学。
  
  *荣格创立了分析心理学。
  
  *心理分析又称心理动力学,而心理分析流派的疗法常常被称为心理动力学疗法。
  
  *移情是一种较明显的阻抗。
  
  *移情分析是心理分析的较核心的也是较困难的任务。
在线报名,立刻定制专属提升方案。

自学考试 | 成人高考 | 复习资料 | 高起专 | 专升本 | 重要公告 | 成教信息 | 联系我们 | 网上报名 |

Copyright © www.henannongyedaxu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x
添加微信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