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自学考试 >

《企业经济统计学》较新笔记(三)

来源:河南自考网   加入时间:[2019-07-25 15:33]    点击数:

  三、企业工业生产净值
  
  (一)企业工业生产净值概念
  
  企业工业生产净值是SNA口径的指标,是企业报告期工业生产活动新创造的价值,其价值构成为V+M.其核算内容,包括劳务价值在内,即包括劳务在内的净产值指标。
  
  (二)企业工业生产净值的计算
  
  1、计算工业生产净值的生产法
  
  用生产法计算时,是从生产法计算的工业增加值中直接扣除固定资产折旧从而得到企业工业生产净值。其计算公式为:
  
  2、计算工业生产净值的收入法(或分配法)
  
  将构成生产净值的各要素直接相加计算生产净值,这种方法为收入法(或分配法)。其计算公式如下;
  
  收入法的构成要素有: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各项构成要素内容与计算工业增加值构成要素内容相同。
  
  3、用“生产法”和“收入法”计算工来企业生产净值的差异(P120)
  
  二者计算的结果本应一致,但由于推算方法不同,资料来源和计算口径有出入,实际计算时,二者数值常存在一定差异。
  
  按SNA口径计算的生产净值目前我国尚未推行。
  
  四、工业商品产值与销售产值
  
  计算工业总产值经常发生的两种情况:由于①原材料来源不同;②合格产品出售与否,均会影响企业经济收入。为结合经营效益考核需要在计算工业总产值的基础上,计算工业商品产值和销售产值。
  
  (一)工业商品产值
  
  工业商品产值是指本期生产的可供销售并能取得经济收入的产品价值总和,其价值构成与工业总产值相同为C+V+M,是工业总产值中的可供销售的部分。
  
  工业商品产值包括:
  
  ① 用本企业自备原料生产的成品价值;
  
  ② 用定货者来料生产的成品加工价值;
  
  ③ 本期生产的准备销售和已经销售的半成品价值;
  
  ④ 对外企业已完工的工业性作业价值。
  
  工业商品产值工业总产值由于着眼点不同,故存在一些差别。主要是:
  
  工业总产值包括自治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结存差额价值,
  
  工业商品产值则不包括。
  
  (二)工业销售产值
  
  工业销售产值,是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销售的本企业生产的工业产品总值。
  
  它包括:
  
  ① 已销售的成品、半成品价值;(此项指所有权发生转移,对方以支付货款或已取得向对方索取货款权利的产品。这些产品无论是本期还是上期生产的,只要是本期销售出去的军包括在内。)
  
  ② 对外提供的工业性作业价值;
  
  ③ 对本单位基本建设部门、生活福利部门提供的产品价值(此项作为销售统计)
  
  ④ 工业性作业和自制设备价值。
  
  工业销售产值包括的内容及其与工业总产值的差别。
  
  二者计算范围、计算价格、计算方法一致,计算基础不同。
  
  工业销售产值计算的基础是产品销售总量;
  
  工业总产值计算的基础是工业产品生产总量。
  
  工业商品产值和工业销售产值不是新的产值指标,仅是工业总产值的特殊表现。
  
  第三节  企业农业产值统计(P121-128)
  
  一、企业农业总产值
  
  (一)企业农业总产值的概念及计算问题
  
  1、企业农业总产值及其价值构成
  
  企业农业总产值,就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以货币表现的农产品总量。它是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农业生产总成果的重要指标。企业农业总产值的价值构成是C+V+M.
  
  2、企业农业总产值的计算原则和特点
  
  农业总产值的计算原则是采用“产品法”计算。产品法是以产品为主体来计算产值的一种方法,具体计算是将企业报告期生产的各种农产品产量乘以相应单价,加以汇总求得总产值。
  
  3、企业农业总产值的计算时间和范围
  
  农业总产值的计算时间有着自己的特点。我国农业泛指农、林、牧、渔四业。农业总产值是企业在报告期的农业(农作物的种值业)产总值、林业产总值、渔业总产值以及其他农业总产值的总和。
  
  其基本公式为:
  
  (二)企业农业产值的具体计算方法。
  
  1、农业(种植业)产值的计算,具体分为:(见P123-124解释)
  
  (1)谷物及其他作物的产值
  
  (2)蔬菜、园艺作物的产值
  
  (3)水果、坚果、饮料和香料作物的产值
  
  (4)中药材的产值
  
  2、林业产值的计算,主要包括:(见P124解释)
  
  (1)人造林木生长量的产值
  
  (2)木材和竹材的采伐产值
  
  (3)林产品的产值
  
  3、畜牧业产值的计算,主要包括:
  
  (1)大小家畜的繁殖、增长和增重产值
  
  (2)家禽繁殖、增长增重产值
  
  (3)活畜、禽产品产值
  
  (4)狩猎和捕捉动物产值
  
  (5)其他畜牧业的产值
  
  4、渔业产值的计算。主要包括人工养殖和天然捕捞的水生地动物和海藻等的产值。
  
  企业农业总产值的计算公式为:
  
  二、企业农业增加值
  
  (一)企业农业增加值的概念及构成
  
  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农业生产活动追加到原有产品中去的价值,称为企业农业增加值。就其价值构成来说,同样为C1+V+M.
  
  (二)企业农业增加值的计算
  
  1、计算农业增加值的生产法
  
  生产法计算农业增加值,即农业总产值减去农业中间投入后的余额。
  
  式中“农业中间投入”包括:
  
  农业生产中各种物质资料的转移价值、对外支付的服务费用。如,种子、饲料等;农业生产中开支的外雇运输费、农机修理费、邮电费、办公用品以及支付给服务部门的服务费用,如支付给银行的利息、保险公司的保险费等。
  
  2、计算农业增加值的收入法
  
  计算企业农业增加值,也可用收入法又叫成本法。这种方法是从生产要素所有者获得收入,或从生产要素使用者支付成本的角度业计算企业增加值的。该方法的特点是,把企业在农业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工资、利润、税金、公积金、公益金和固定资产折旧费等项目相加,从而求得企业增加值C1+V+M.
  
  三、企业农业生产净值
  
  (一)企业农业生产净值的概念及构成
  
  企业农业生产净值,就是企业在报告期的农业生产活动新创造的价值V+M.也可以用农业生产增加值扣除农业生产性固定资产在报告期的折旧额求得。
  
  (二)计算企业农业生产净值的方法
  
  1、计算企业农业生产净值的生产法
  
  用生产法计算农业生产净值,是从生产法计算的农业增加值中直接扣除固定资产折旧从而得到企业农业生产净值。
  
  其计算公式如下:
  
  2、计算企业农业生产净值的收入法
  
  应用收入法计算企业农业生产净值,就是根据农业生产净值的构成要素项目计算。
  
  (三)用生产法和收入法计算农业生产净值的区别
  
  第一,不同方法计算的生产净值,包括的项目不同,其数值不同;
  
  第二,不同方法计算的生产净值,说明问题的角度不同。
  
  第四节 企业建筑业产值统计(P128-133)
  
  一、企业建筑业总产值概念及特点
  
  (一)建筑业及企业建筑业总产值
  
  建筑业是为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建造房屋和构筑物一类的固定资产以及从事设备安装工程的物质生产部门。
  
  企业建筑业总产值,又叫建筑工作量,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完成的以货币表现的建筑产品总量。
  
  (二)企业建筑总产值的计算特点
  
  1、建筑产品各有其独特的结构和形式,每一工程的价格一般是按双方商定的合同价格即预算价格计算。
  
  2、建筑施工活动具有长期性和阶段性,产品生产过程常常存在跨期现象,因此,建筑总产值的计算必须与本期投入的劳动消耗相适应。
  
  3、建筑业产品具有实物产品和生产性作业两种形态。计算企业建筑总产值时,对实物产品应按全价计算。对建筑物的维修和对某些生产设备的安装,则只应计算其安装作业价值。
  
  4、建筑业产品是企业进行建筑安装生产活动的有效成果。从社会必要劳动角度考察,不管实际投入的劳动量是多少,等量的有效成果应包含等量的产品价值量。
  
  二、企业建筑业总产值的计算
  
  (一)企业建筑业总产值的计算原则及计算内容
  
  企业建筑业总产值原则上采用“产品法”计算。
  
  企业建筑业总产值包括下列内容:
  
  (1)建筑工程产值
  
  (2)设备安装工程产值
  
  (3)房屋、构筑物理产值
  
  (4)非标准设备制造产值
  
  (二)企业建筑业总产值的具体计算
  
  计算企业建筑业总产值时应注意的问题(P130-132)
  
  三、企业建筑业增加值与生产净值
  
  (一)企业建筑业增加值
  
  建筑业增加值是指建筑业企业和附营建筑业施工单位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建筑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较终成果。建筑业增加值的计算有生产法和收入法两种方法。
  
  1、计算建筑业增加值的生产法
  
  生产法计算的建筑业增加值,即建筑业总产值减去建筑业中间投入后的余额。
  
  2、计算建筑业增加值的收入法(或分配法)
  
  收入法计算建筑业增加值即从收入的角度出发,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到的收入份额计算,具体构成项目有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二)企业建筑业生产净值
  
  企业的建筑业生产净值,是企业在报告期的建筑安装施工活动中新创造的价值,可以由企业建筑增加值扣除固定资产的折旧费求得。
  
  第五节  企业其他产值统计(P133-141)
  
  一、企业批发和零售业产值
  
  新的《国家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将原“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GB/T4754-1994分类)调整为“批发和零售业”。
  
  现阶段商业活动的主要内容体现在批发和零售业,它从事商品的购进、保管、分类、整理、包装及销售等活动,这是物质生产活动在流通过程的继续。
  
  (一)企业的批发和零售业总产值统计
  
  企业批发和零售业总产值包括批发业总产值和零售业总产值两大部分。
  
  企业批发和零售业总产值是企业一定时期内批发和零售活动成果的货币表现,是企业通过商品购销活动追加到产品上的价值量。
  
  (二)企业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勤和生产净值
  
  1、企业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P135-136)
  
  就生产法计算企业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是从企业批发和零售业总产值中扣除批发活动和零售活动中的中间投入,从而计算出企业的批发和零售业的增加值。
  
  应用收入法(分配法)计算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就是把企业在报告期属于增加值的构成要素项目相加,从而求出增加值。这些项目主要是:商业活动用建筑的折旧费,职工劳动报酬、本期提取的职工福利基金、本期销售商品应纳税金和应得利润等。
  
  2、企业批发和零售业生产净值
  
  在已经计算企业的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的基础上,计算其生产净值即由企业的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扣除固定资产折旧费求得。
  
  二、企业交通运输业产值
  
  在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交通运输业”列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一)企业交通运输总产值统计
  
  企业交通运输总产值主要是对货运总产值和客运总产值的统计。
  
  企业货运总产值主要包括:货运收入、货物仓储保管和装卸业务收入、货运其他收入。
  
  客运总产值即在铁路、道路、城市公交、水上、航空等运输业中,按实际客运工作量所获得的服务收入。
  
  (二)企业交通运输业增加值和生产净值统计
  
  1.企业交通运输业增加值
  
  企业交通运输业增加值的生产法计算交通运输中消耗公式
  
  交通运输业中间消耗主要指交通运输活动中物质消耗和劳务消耗。
  
  包括:(P137)
  
  (1)交通运输中消耗的燃料、电力费用;
  
  (2)交通运输中消耗工具、材料、配件费用;
  
  (3)大修理基金提存(修理费用);
  
  (4)交通运输中的其它物耗。
  
  企业交通运输业增加值的收入法(分配法)计算(P138)
  
  其构成项目有:固定资产折旧、劳动报酬、福利基金、利润、税金、及其它属于增加值的项目。
  
  2.企业交通运输业生产净值
  
  企业交通运输业生产净值是企业在本期从事货物运输、仓储保管、装卸业务和旅客营运业务新创造的价值。
  
  三、企业邮电业产值
  
  邮电企业主要从事两大类业务:一是邮件传递、报刊发行和汇兑等邮政业务;二是电话、电报等电信业务。
  
  (一)企业邮电总产值
  
  企业邮电总产值是企业在报告期邮政和电信活动总成果的货币表现,主要包括两项:
  
  1、报纸、书刊杂志的传递业务收入
  
  2、为社会产品生产正常进行而发生的电信业务收入。
  
  (二)企业邮电增加值和生产净值
  
  四、企业服务总值
  
  (一)企业服务总值统计
  
  企业在报告期内提供的以货币表现的服务总量,就是该企业的服务总值。它类似于物质生产企业的总产值,是反映企业报告期服务(劳务)经营规模的综合性指标。
  
  非物质生产性服务活动的特点是,其劳动不能物化在劳动对象之中,而且其劳动过程和对服务的消费过程同时发生,因此服务价值的计算采用“经营收入法”。企业的服务总值也就是企业向社会提供服务(或称劳务)所取得的经营总收入。
  
  计算服务总值的方法有两种,即收入法和支出法。
  
  (二)企业服务增加值、服务净值统计
  
  企业服务增加值类似于物质生产部门的企业增加值。
  
  第五章 企业品种与质量统计(P142-182)
  
  第一节 企业产品品种统计(P142-148)
  
  一、产品品种的划分
  
  产品品种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产品类别。
  
  划分产品的品种,一方面要区别于产品的种类的划分,另一方面要区别于产品规格和花色的划分。
  
  划分产品不同种类、品种、花色的主要标志是产品使用价值。
  
  二、产品品种统计指标
  
  (一)产品品种数
  
  产品品种数,是指企业实际投产的品种数。个体分为:
  
  1、企业生产的产品品种数
  
  2、企业完成计划产量的产品品种数
  
  (二)产品品种计划完成程度
  
  1、按品种数计算的品种计划完成率- P 144
  
  计算公式
  
  2、按产值计算的品种计划完成率- P 145
  
  计算公式
  
  表5-2某机械厂报告月产量资料
  
  产品名称    单位产品价格(元)    产量(件)
  
  计划    实际
  
  甲乙丙丁    6090100120    10001100900-    12001000900100
  
  表5-3根据已知资料列计算表
  
  产品名 称    单位产品价格(元)    产量(台)    计划内品种产值(元)
  
  计划    实际    扣除超计划    计   划    实际(扣除超计划)
  
  ①    ②    ③    ④    ⑤=②Χ①    ⑥=④Χ①
  
  甲乙丙丁    6090100120    10001100900-    12001000900100    10001000900-    600009900090000-    600009000090000-
  
  合计    -    -    -    -    249000    240000
  
  3、按工作量计算的品种计划完成率-P145
  
  计算公式
  
  三、供货合同统计
  
  供货合同是指供货方与订货方签订的具体规定供货品种、规格、数量、质量标准、价格、交货日期、交货方法、运输方式、双方责任和义务、违约处罚等内容的书面协议。它具有法定意义。
  
  (一)供货合同的内容及统计的任务(P147)
  
  供货合同统计实际上也是一种产品品种的统计,其主要任务是反映企业供货合同的执行情况。由于市场和生产情况会发生变化,如合同经双方同意进行调整,统计是应以调整后的数字为准。
  
  (二)供货合同统计的主要指标(P147)
  
  1、全年合同订货量
  
  这是指以签订供货的合同,并规定在本年内缴获的订货总量。该指标有三项内容构成:(P147)
  
  (1)本年签订应在本年交货的订货数;
  
  (2)上年及以前预签应在本年交货的订货数;
  
  (3)应在上年度交货,但因企业未完成生产,经核准转入本年交货的订货数。
  
  2、全年合同供货量- P 147
  
  这是本年度内按合同实际供货数量。
  
  这里不包括本年预交下年合同数,更不包括合同以外的供货数。本年预交下年合同数也不计入全年合同订货量,待下期计算时,从下期合同订货量中扣除提前到本期交货的部分。这样做是为了保证合同订货量与供货量口径一致,同时避免用某些合同的提前交货量去抵补另一些合同的未完成数。
  
  3、完成供货合同人数比率-148
  
  由于供货合同往往按不同品种产品签订,所以用合同人数计算合同完成率可以反映产品品种的合同完成情况。
  
  式中,报告期完成合同份数是指实际执行完成合同的份数。进行对比是要注意分子分母口径一致。
  
  4、供货合同完成率-148
  
  为了综合反映供货合同的执行情况,需采用供货合同完成率指标。
  
  注意:
  
  (1)子项母项的产品范围要一致,不能用其它品种的产品抵冲本品种的欠交量;
  
  (2)采用价值量时,分子、分母使用的价值量必须一致。
  
  第二节 企业新产品统计(P148-153)
  
  一、新产品及其分类
  
  新产品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第一次生产和销售的在原理、用途、性能、结构、材料、技术指标等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比老产品有显著改进、提高或独创的产品。新产品可以是在各方面都是创新的、前所未有的全新产品也可是对老产品做改造的产品。
  
  (一)新产品应具备的条件(须具备下列条件一个以上)
  
  1、有新的原理、构思或设计;
  
  2、采用了新材料,使产品的性能有了很大提高;
  
  3、产品的结构有明显的改进;
  
  4、扩大了产品的使用范围。
  
  (二)新产品的特征
  
  新产品是以生产和销售为目的而产生的,上述新产品的条件确定了新产品具有创新性、先进性、继承性和相对性(见P150的解释),同时也应具有实用和推广价值。
  
  (三) 新产品的分类
  
  1、新产品按其具备的新质程度可分为全新产品、改进新产品、换代新产品和仿制产品。
  
  全新产品的特征:具有新原理、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等P150;
  
  改进新产品:是对现有产品在性能、结构、包装、或款式花色等方面做出改进的新产品,它可有基础型派生、在变型基础上派生。
  
  换代产品:指产品基本原理不变,部分的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元件或新结构,使产品的功能、性能或经济指标有显著改变的产品。
  
  仿制品:是对市场已有产品防止后加上企业自己的厂牌和商标后第一次生产的产品。
  
  2、新产品按开发的方式可分为企业独立开发的新产品、联合开发的新产品、用户定货开发的新产品和技术引进开发的新产品。
  
  3、新产品按地域角度可分为国际新产品、国家新产品、地区新产品和企业新产品。(见P151解释)
  
  二、新产品主要统计指标(P151)
  
  反映新产品情况的指标有新产品试制成功的品种数、投入生产的新产品品种数等。
  
  (一) 研制成功和投入生产的新品品种数统计
  
  新产品一定要经过国家科委的鉴定。投入生产的新产品是指已经过生产性试验修改定型,掌握了成批生产技术,经上级部门批准正式投产并成批生产的新产品。新产品投入生产的日期以第一次投料成批生产的日期为准。
  
  统计投入生产的新产品种数能反映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程度。
  
  (二) 新产品的产量及价值量统计
  
  新品产量是新产品正式投产(或试投产)和从其他企业移植的某种新产品在报告其生产的全部产量。
  
  新产品的价值量是取现行价格计算的价值量。(P152)
  
  三、专利及技术转让统计
  
  (一) 专利及其统计指标(P152-153)
  
  1、专利的概念
  
  专利是一种产权,是由国家专利局根据申请,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下,授予申请人在一定时期内对其革新、创造发明成果所拥有的权益。
  
  2、专利的特性
  
  专利必须符合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三个条件。
  
  3、专利统计指标
  
  为了反映专利及技术转让的经济效果,可建立专利成本收益率指标:
  
  由于专利保护其为若干年,技术转让可进行多次,所以指标的分子为累计数。
  
  (二) 技术转让及其统计指标
  
  1、技术转让的概念
  
  技术转让是买卖双方的技术交易行为。对技术提供方来说,为技术输出;对技术受方来说,为技术引进。
  
  2、技术转让统计指标
  
  在技术转让的经济行为中,受方是技术引进的过程。反映技术引进效果的指标有:
  
  第三节    产品质量和经营质量统计(P153-164)
  
  一、产品质量评价和质量特征
  
  所谓产品质量,是指产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所具备的特性或属性。
  
  (一) 产品质量分类
  
  1、产品的内在质量
  
  产品的内在质量特性通常包括产品的性能、寿命、可靠性、安全性及经济性等。(见P154的解释)
  
  2、产品的外观质量
  
  产品的外观质量特性通常是指产品的造型、光洁度、色泽、装潢等外观特性。如冰箱的形状、色泽装潢;手表外壳的光洁度等。
  
  (二) 产品内在质量标准
  
  产品质量水平的高低一般是通过一些质量参数来反映的,若对产品的各种质量参数做出统一的规定就是产品质量技术标准。
  
  目前,我国采用的产品质量标准主要有国际标准、国家标准、部颁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及合同标准。(P155-156的解释)
  
  二、产品平均质量和质量系数
  
  我国现行的产品质量统计指标有两大类;
  
  1.反映产品本身质量的指标:产品平均质量特性、产品质量分、等级频率等等;
  
  2.反映企业为提高产品质量而进行的生产、技术等组织管理工作的质量:产品合格率、返修率等。
  
  (一)产品平均质量指标
  
  产品质量水平的高低,通常是用一系列技术经济参数来衡量。
  
  某种产品平均质量性能指标,根据不同的资料可分别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法和简单算术平均法计算。
  
  1.加权算术平均法
  
  2.简单算术平均法
  
  (二)产品质量系数指标(P156-157)
  
  有些产品的质量用一个主要技术经济参数不能说明其质量高低,需要用几个技术经济参数综合评定。
  
  1、产品单项质量系数(P157)
  
  产品单项质量系数,是指产品某一技术参数的实际值与标准值之比。
  
  2、产品综合质量系数
  
  对整个产品质量的好坏做出评价,需要把多个单项质量系数加以综合,计算出综合质量系数。可采用几何平均法及加权算术平均法等对单项质量系数进行综合平均。
  
  (1)几何平均法
  
  (2)加权算术平均法
  
  三、产品质量分数和产品等级指标
  
  (一)产品质量分数指标
  
  产品质量分数是用很多种质量参数采用打分的办法评定产品质量的一种方法。
  
  (二)产品等级指标
  
  1、产品等级率。产品等级率是指各等级品种数量在合格品数量中所占的比重,又称为品级率或等级率。
  
  2、产品平均等级。对全部合格品质量的高低做出综合的评价,需要计算产品平均等级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3、产品等级变化对企业经济损益影响分析(两种计算方法)
  
  例:P159-160
  
  产品等级    产品数量(台)技术引进前    产品数量(台)技术引进后    单位产品价格(元)
  
  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         1500     1000     300         2000     800     -         150     120     80
  
  合计    2800    2800    -
  
  方法1:
  
  (1)计算技术引进前后的平均价格
  
  (2)根据公式①计算等级变化对企业经济损益影响
  
  方法2:
  
  (1)计算基期品级率
  
  (2)根据资料计算技术引进后总产值
  
  技术引进后总产值=2000×150+800×120=396000(元)
  
  (3)根据公式②计算等级变化对企业经济损益影响
  
  两种计算方法说明企业在产量、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由于产品质量的提高即等级的变化使企业增加效益27000元。
  
  四、企业经营质量统计
  
  质量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质量仅指企业产品本身质量,广义的质量除产品本身质量之外,还包括与产品有关的生产经营和服务工作质量。
  
  企业的生产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密切相关,因而对它们的统计归入经营质量统计之中。所以,经营质量统计研究的是企业生产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的评价与质量。
  
  (一)企业工作质量统计
  
  反映企业生产工作质量的统计指标主要有合格率、废品率、返修率和损失率等。
  
  1、合格率
  
  企业产品可分为合格品、次品和废品。合格率是指在企业送检的产品中,经检验确定为合格品数量在全部送检量中所占的比重。
  
  企业生产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即生产出来的产品第一次送检不合格,有一部分还可以返修,经过整修后再次送检,于是便存在送检产品的重复问题,为了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产品生产工作质量,可按重复法计算合格率,也可计算一次合格率即第一次送检就合格的产品在第一次全部送检产品中所占的比重。
  
  2、废品率
  
  废品率是指送检产品中,经检验确定为废品的数量在全部送检量中所占的比重。
  
  从废品发生的原因来讲,有工废、料废和其它废之分。
  
  废品从责任来讲,有车间责任和非车间责任废品之分。
  
  3、返修率
  
  返修率反映在全部送交检验的产品中,需退回返修的产品所占的比重。
  
  为进一步反应产品生产工作质量,还可以家安一次返修率。
  
  4、损失
  
  (1)废品损失率
  
  产生废品带来的损失,称废品损失。废品损失在成本中所占比重称废品损失率。
  
  (2)质量损失率
  
  内部损失成本是指产品交货前因未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损失的费用。
  
  外部损失成本是指产品交货后因未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导致索赔、修理、更换或信誉等损失的费用。
在线报名,立刻定制专属提升方案。

自学考试 | 成人高考 | 复习资料 | 高起专 | 专升本 | 重要公告 | 成教信息 | 联系我们 | 网上报名 |

Copyright © www.henannongyedaxu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x
添加微信了解更多